作者:甄李华  单位:会同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13
475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这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早期识别与及时急救,是降低脑梗死危害、挽救患者生命和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掌握相关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早期识别:警惕身体发出的 “危险信号”脑梗死发病前,身体通常会释放一些 “预警信号”,快速识别这些信号能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其中,最典型的症状可通过 “FAST” 原则来记忆,这也是国际通用的脑梗死快速识别方法。

“F” 代表 Face(脸),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一侧面部是否出现口角歪斜。脑梗死发生时,面部神经功能受损,会导致肌肉运动不协调,出现口角下垂、流口水等现象。

“A” 代表 Arm(手臂),让患者双臂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脑部血管堵塞影响神经传导,会使肢体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无法正常抬起手臂。

“S” 代表 Speech(言语),与患者交流,注意其言语是否清晰,有无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例如,患者可能突然说话含糊,无法完整说出一句话,或听不懂他人话语。

“T” 代表 Time(时间),一旦发现上述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迅速将患者送往有溶栓、取栓等救治能力的医院,因为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每分每秒都关乎患者的预后。

除了 “FAST” 原则对应的典型症状外,脑梗死早期还可能出现突然的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会突然眼前发黑,短暂性失明,或者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如果出现这些不典型症状,也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二、急救要点:分秒必争的生命救援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正确的急救措施能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救治条件。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解开患者领口、领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因呕吐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

千万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不要摇晃患者头部,因为不当的搬动可能会加重脑部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意识状态等。若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到达医院后,时间依然是关键。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尽快完成相关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符合溶栓、取栓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尽快进行相应治疗,这是目前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家属要充分了解治疗的风险和收益,配合医生做出合适的治疗决策。

脑梗死的早期识别与急救要点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未来生活质量。掌握 “FAST” 原则和急救操作方法,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还能减少患者因脑梗死导致的严重后遗症。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牢记这些知识,为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