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血压这一疾病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与普通的慢性疾病不同,高血压不仅会时刻对人体的血管造成损伤,而且当血压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还会对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生命危险。那么,你知道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才能帮助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的稳定吗?
健康饮食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首先,人们需要避免患者暴饮暴食,这是因为过多的食物消化产生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在患者的体内堆积,从而导致患者的血压因为血管外周脂肪的影响而上升;其次,通过医学研究发现,钠盐的过量摄入将会导致人体出现水钠潴留,进而使血管收缩而引发血压的升高,因此人们还应当注意控制患者的食盐摄入量;最后,人们还应当了解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比如加入了盐分或糖分的饼干以及味道浓郁的番薯、土豆等碳水类食物、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猪五花肉、牛五花肉以及含盐量高的腊肉、香肠以及鲱鱼、金枪鱼等蛋白质类食物以及各种类型的动物油以及含油量高的炸制或煎制食品等油脂类食物,这些食物的摄入都有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过度上升。只有避免患者过度摄入这类食物,人们才能更好地帮助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的稳定。
适当运动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适量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减缓血液中的胆固醇生成。此外,适量的运动还能够增强肌肉,避免骨骼关节僵硬,同时提升患者食欲,促进肠胃蠕动,改善睡眠。
长期保持适量运动,能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有效降低血压。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高血压患者参与了一些运动量过大或运动强度过高的运动,就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升高。因此,在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运动时,人们一定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运动量,避免患者的运动强度过高;此外,在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时,人们还应当为患者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让患者在公园、广场、学校等安全区域进行运动,避免在街巷、马路附近运动。
健康作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在日常生活当中产生了熬夜的习惯,有部分人甚至会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期进行熬夜,但这不论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人而言都是非常不健康的行为。
在人们熬夜的时候,人体不仅会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身体器官处于疲乏的状态,还会因为身体压力的上升而导致肾上腺素的加速分泌,而这将会导致人的血压出现进一步的上升。因此,人们需要为高血压患者制定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监督患者按照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使患者逐渐形成正常的作息规律,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戒烟戒酒
根据医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烟酒其实也是引发高血压这一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其中,吸烟会导致烟草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与尼古丁透过肺泡进入血液当中,前者会与血液内的红细胞结合而降低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后者将会对血管造成刺激进而引发血管收缩,这两种因素都会导致人的血压上升;而在人们饮酒的时候,虽然酒精的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血管,但酒精同时也会对人体的交感神经产生刺激,从而导致人体血压的进一步上升。
因此,人们还需要在护理高血压患者的过程当中监督患者戒烟戒酒,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保持血压的稳定。
调整心态
在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注意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也是一种有效的降压措施,这是因为医学研究发现人的血压与情绪波动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旦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剧烈的情绪变化,就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突发性增高,而这对患者的心脑血管都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护理人员只有在日常生活当中关注高血压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患者出现心理层面的问题的时候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平和的情绪,才能更好地避免患者的血压水平发生剧烈的波动。
正确用药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目前无法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引导患者遵循医生的吩咐正确服用药物,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感觉血压稳定且没有症状就擅自停药,是很容易导致血压发生反弹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收缩压与舒张压在140~160/90~100毫米汞柱之间的1级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之类的风险因素,那么这类患者原则上只需要通过生活措施进行控制而不需要用药,如果患者未经医嘱擅自用药,很容易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并危及患者的健康。
虽然高血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在发病之后就束手无策。只要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按照上文的描述,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并且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降压药物,人们就可以有效保持自身血压水平的稳定,避免高血压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