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困扰着众多患者。无论是急性咽炎带来的咽部剧痛,还是慢性咽炎那如影随形的异物感、干痒不适,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在对抗咽炎的漫长征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正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西医治疗:直击炎症
西医治疗咽炎主要围绕消除炎症、缓解症状展开。对于急性咽炎,若为细菌感染所致,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以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虽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不适,如使用退烧药缓解发热,止咳药减轻咳嗽症状。同时,局部治疗也至关重要。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康复新溶液等,能清洁口腔、杀菌消炎,减轻咽部炎症;含片如冬凌草含片、西瓜霜含片等,可直接作用于咽部,起到消肿止痛、润喉的效果。
对于慢性咽炎,西医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症状。若存在鼻窦炎等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改善咽炎症状。局部治疗同样是关键,如使用激光、低温等离子等物理治疗方法,对增生的淋巴滤泡进行处理,减轻咽部异物感。此外,对于过敏导致的慢性咽炎,还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进行抗过敏治疗。
中医治疗:整体调理
中药调理。
方剂治疗:针对不同证型,中医开不同方剂。“肝气郁结型”和“痰气交阻型”慢性咽炎,多采用疏肝解郁、化痰利咽治法,选用经典方剂半夏厚朴汤。法半夏、厚朴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和胃降逆,可缓解咽干多咳、胸闷等症状。若多痰,加瓜蒌、贝母;咽部有增生滤泡,加玄参、牡蛎;咽干、黏膜萎缩,用沙参、柴胡、白芍。此外,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可调理情志、改善肝郁。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咽炎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对于新发的急性咽炎,中医将其归类为“风热喉痹”,此时可选取少商、少泽等穴位进行治疗,每次选取3至4个穴位,每日进行1至2次治疗,采用泻法,并留针10至20分钟,疗程一般为10至15天。在炎症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对少商穴进行点刺以促进出血。对于慢性咽炎,治疗时更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常选用太溪、鱼际等穴位,通过平补平泻的手法来调整阴阳平衡,从而缓解咽部的不适症状。
其他特色疗法:除中药和针灸外,中医还有多种特色疗法。雾化治疗,将清热利咽、滋阴润燥的中药制成雾化剂,直接作用于咽部。穴位贴敷,将吴茱萸等药物研末调糊,睡前敷于涌泉穴,引火归原。此外,茶饮、食疗也有帮助,如菊花等泡水、咸橄榄等煎煮、荸荠萝卜汁等,长期坚持可调理咽炎。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炎,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急性咽炎发作时,西医的抗生素可迅速控制细菌感染,缓解高热、咽痛等症状,同时配合中医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增强抗炎、抗病毒能力,减轻全身不适。局部治疗方面,西医的含漱液、含片与中医药治疗相结合,能更有效地减轻咽部炎症,促进咽部黏膜修复。
对于慢性咽炎,西医针对病因治疗,如治疗鼻窦炎、过敏等,同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理患者的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减少咽炎的复发。例如,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配合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的中药汤剂,以及针灸、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标本兼治。研究表明,部分口服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咽炎具有更好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咽炎虽常见,但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容小觑。中西医结合治疗咽炎,以西医的消炎和中医的整体调理为基础,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