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小莉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637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血清中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是AID的重要标志之一。AID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健康。目前已知存在超过10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着超过5%的人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三大健康威胁。

其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患者血清中可能已存在自身抗体。

及时准确地检测这些自身抗体,对AID的诊断、预后判断、疾病活动性监测及疗效评估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23年发布的《成人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推荐专家共识》建议,在冠心病、脑卒中、肝癌和糖尿病等高风险人群中筛查相关自身抗体,以实现精准评估和干预。因此,在体检中检测自身抗体对于早期发现疾病至关重要。

什么是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的针对自身机体的一群抗体分子,它们是因免疫系统错误而产生的“叛军”,本该攻击外来病原体,却对自身健康的组织和细胞进行攻击,这些攻击会导致炎症和组织破坏,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哪些

AID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器官特异性的,如I型糖尿病(抗胰岛细胞抗体)、桥本甲状腺炎(抗甲状腺抗体)等。一类是系统性的,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先天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检查这些自身抗体的意义

1.疾病预警:早发现可延缓疾病进展,避免器官损伤。很多AID是以临床症状出现前数月或数年即呈现自身抗体阳性的一类慢性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自身抗体可以在SLE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约10年左右检测到;类风湿性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可以在RA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约5年左右检测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体内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可以在患者任何临床症状或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前10年出现。

2.明确诊断:不同自身抗体对应不同疾病。与SLE有关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β2GP1抗体等;与RA有关的自身抗体有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

3.监测病情:例如,抗dsDNA抗体滴度升高常提示红斑狼疮活动,需及时调整治疗。

自身抗体阳性一定会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吗

不一定。自身抗体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阳性结果不意味着患有自身免疫病。生理性抗体在健康人群中常见,可以维持免疫平衡,亲和力较低。病理性抗体可能引发炎症和损伤,与多种因素有关。当体检报告中出现自身抗体阳性结果时,不必过于担忧。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自身抗体异常和临床表现,高滴度或有症状、有家族史者建议前往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咨询和评估,低滴度且无症状者建议3~6个月后复查相关自身抗体。但是,还需要警惕感染或肿瘤破坏细胞导致的自身抗体阳性,此时自身抗体阳性并非自身免疫病的特有表现。

哪些人需要筛查自身抗体

1.育龄期女性(尤其有家族风湿病史);2.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关节痛、皮疹、多脏器损伤者;3.体检发现多项免疫指标异常者。

随着免疫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疾病特异性抗体被发现,自身抗体对疾病以及对临床体征或预后的预警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重视自身抗体的预测和预防意义,对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潜在风险的健康人群进行体检筛查,尤其是具有较高风险的人群,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