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骤升,很多人都喜欢吹空调或电风扇,然而,长时间吹冷风,有可能引发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作为护士,我们在照顾面瘫患者时,要全面细致,从生理到心理给予悉心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生活护理
1.口眼护理
对于闭眼不全的患者,白天应戴遮光眼罩,防止异物进入眼内。眼罩要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避免过紧勒伤皮肤。晚上用湿润的眼罩或纱布覆盖患眼,保持眼部湿润,防止角膜暴露受损。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红霉素眼膏润滑患眼,涂抹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眼部。如分泌物多,可适当增加清洁次数。必要时滴人工泪液,缓解眼干涩不适。
漱口时嘱患者用手将患侧口角提起,防止漱口水从口角流出。如活动不便,可用棉棒蘸水润湿口腔。对于意识不清者,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予以口腔护理。
2.饮食指导
进食时用手将患侧口角向上提,或用胶布固定,防止食物残渣从口角溢出。
咀嚼时尽量用健侧牙齿,避免食物残留在患侧。进食后检查口腔,及时清理残渣,必要时给予漱口。
食物以软食为主,如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过硬、过烫的食物,防止咀嚼时损伤口腔黏膜。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必要时予以营养支持。
3.皮肤护理
面瘫患者面部皮肤感觉差,要特别注意保护。每日用温水洁面2-3次,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洁面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保持面部清洁干燥。
在患侧眼周、口角涂抹凡士林或油性面霜,帮助锁住水分,防止皮肤干燥脱屑。涂抹时动作要轻柔,顺着皱纹方向,避免拉扯皮肤。
康复指导
面肌训练:对着镜子反复做吹口哨、鼓腮、微笑、皱眉等训练,加强面肌力量。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困难,护士要给予示范指导,并鼓励患者坚持。训练时如感到疲劳,可适当休息,切忌过度。训练要循序渐进,随时给予纠正,避免形成错误动作模式。
穴位按摩:可指导患者或家属在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如迎香、地仓、颊车、太阳等。按摩手法要轻柔、匀速,以局部温热感、轻微酸胀感为宜,切忌大力揉搓。每次按摩15-2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低频电疗: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面部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肌张力,防止肌肉萎缩。护士应严格遵医嘱操作,做好治疗前后的皮肤护理。治疗时调整合适的电流强度和频率,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切忌强度过大。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
心理护理
情感支持:面瘫给患者的形象和心理带来巨大冲击,护士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要学会倾听,让患者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同时给予积极正面的暗示,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注意交流方式,避免直接提及面瘫,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健康教育:入院时,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面瘫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后,纠正错误认识,减轻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忧。告知面瘫虽不是严重疾病,但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要有耐心。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向其介绍一些康复的成功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指导
用药:面瘫治疗常用激素类药物,叮嘱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告知其激素可能引起胃溃疡、骨质疏松等副作用,提醒其定期检查,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预防。
康复训练:出院后,面肌功能训练和穴位按摩还需持续进行。指导患者或家属掌握正确方法,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如每日面肌训练3次,每次15-20分钟;穴位按摩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等。嘱其坚持训练,有疑问及时咨询。必要时可转介康复科或中医科继续指导。
预防复发:面瘫虽可以治愈,但也有复发的风险。叮嘱患者要避免受凉,感冒时及时治疗,防止病毒入侵面神经。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预防面瘫复发。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作为护士,我们要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爱心照顾好每一位面瘫患者。要做细心的观察者,发现患者身心各方面的需求;要做耐心的倾听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要做热心的指导者,手把手传授康复锻炼的技能;要做长情的陪伴者,与患者一起分享康复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