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确认怀孕的那一刻起,准妈妈们便踏上了一段充满期待与责任的旅程。而孕期检查,则是这段旅程中最关键的“健康导航仪”。作为妇产科护士,我将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指南,带您系统了解孕期检查的每一项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孕早期(0-13周):筑牢安全防线
1. 早孕确认(0-5周)
当自测早孕试纸显示阳性后,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血HCG检测。这项检查通过测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精准确认妊娠状态。无需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采血,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 孕早期B超(6-8周)
此时需通过腹部B超(需憋尿)或阴道B超(排空膀胱)确认胚胎着床位置,排除宫外孕风险。检查重点包括:
胚胎是否位于子宫内
是否有胚芽及原始心跳
胚胎数量(单胎/多胎)
子宫形态及附件区异常(如肌瘤、囊肿)
案例:曾有孕妇因忽视早期B超,导致宫外孕破裂大出血,险些危及生命。这再次印证了早期检查的必要性。
3. NT检查(11-13⁺⁶周)
通过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风险。最佳检查时间为12周,需提前预约。若NT值≥3mm,需进一步行无创DNA或羊水穿刺确诊。
数据:NT检查联合早期唐筛,可将唐氏综合征检出率提升至85%以上。
二、孕中期(14-27周):精准监测发育
1. 建档与常规检查(14周)
此时需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完成基础信息登记及高危因素评估。检查项目包括: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肝肾功能、乙肝五项、梅毒/HIV筛查
心电图、骨盆测量
注意:若未进行孕前检查,需补做甲状腺功能、TORCH(弓形虫等)检测。
2. 唐氏筛查(15-20周)
通过母体血清标志物(AFP、hCG等)联合孕周、年龄等因素,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高风险孕妇(如风险值≥1/270)需接受无创DNA或羊水穿刺。
创新技术:无创DNA检测通过采集母体外周血,可精准筛查21-三体、18-三体等染色体异常,准确率达99%以上。
3. 大排畸检查(22-24周)
采用三维/四维超声系统排查胎儿结构畸形,重点观察:
头部(脑室、唇腭裂)
心脏(四腔心、大血管)
脊柱(排列、皮肤连续性)
腹部(肝、胃、膀胱)
四肢(长骨、手足形态)
操作要点:检查前适当进食可增加胎动,便于观察;若胎儿体位不佳,需孕妇短暂活动后复查。
三、孕晚期(28周至分娩):保障分娩安全
1. 糖筛(25-28周)
通过口服75g葡萄糖粉后检测血糖水平,筛查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5.1mmol/L
1小时血糖≥10.0mmol/L
2小时血糖≥8.5mmol/L
干预措施:确诊孕妇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管理血糖,以降低巨大儿、肩难产等风险。
2. 乙肝抗原检测(29-30周)
若孕妇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需确保新生儿在出生后及时接受联合免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以阻断母婴传播。
3. 胎心监护(33周起)
每周1次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心率基线、变异及加速/减速情况,评估胎儿宫内安危。异常指标:
胎心率<110次/分或>160次/分
变异消失或反复晚期减速
处理原则:立即吸氧、改变体位,必要时紧急剖宫产。
4. 宫颈成熟度评估(37周)
通过阴道检查判断宫颈管长度、质地及宫口扩张情况,预测分娩时间。Bishop评分系统:
评分≥7分:宫颈成熟,可引产
评分<4分:需促宫颈成熟
四、特殊检查与注意事项
1. 高危妊娠管理
对于年龄≥35岁、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孕妇,需增加检查频次,并可能接受以下专项检查:
胎儿心脏超声(24-28周)
羊水穿刺(16-22周)
脐血穿刺(20周后)
2.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孕期激素波动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建议:
每日冥想15分钟缓解压力
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分娩知识
家人陪伴参与产检,增强情感支持
3.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每日摄入125g优质蛋白(如鱼、蛋、豆制品),补充600μg叶酸及1000mg钙
运动:每日散步30分钟,避免跳跃、仰卧起坐等高风险动作
禁忌:禁烟酒、慎用药物(如阿司匹林需遵医嘱)
五、结语:科学产检,守护生命起点
孕期检查不仅是医学技术的体现,更是对母婴健康的庄严承诺。从早孕确认到分娩评估,每一次检查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希望本文能帮助准妈妈们消除疑虑,以从容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记住:按时产检,就是给宝宝最好的人生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