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梦影  单位:阳江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  发布时间:2025-08-15
1179

门诊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医生,我这两年爬三楼就喘,以为是老了没力气,怎么一查就成慢阻肺了?"其实,这种"喘"可能是肺功能慢慢衰退的信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就像一把缓慢收紧的"枷锁",早期症状有时候很隐匿,等出现明显气短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只要做好从筛查到管理的全程防护,就能让这把"枷锁"松一松。

一、早期筛查:别等气短才想起查肺功能

很多人每年体检都会做心电图、做B超,却唯独漏了肺功能。要知道,早期慢阻肺几乎没症状,等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等症状,肺功能可能已经丢了一半。指南明确建议:40岁以上人群,只要符合"吸烟史≥10年""长期接触粉尘或厨房油烟""有慢性咳嗽咳痰史"中的任何一项,都该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其实很简单,对着仪器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吹出来,5分钟就能完成。关键看FEV1/FVC这个指标——如果小于0.70,排除哮喘等其他疾病后,就能诊断慢阻肺。有位老烟民坚持不查,说自己"能吃能睡,爬楼慢点不算病",结果一次感冒后突然喘不上气,急诊查出FEV1只有正常值的30%,已经是极重度慢阻肺。

这里要提醒大家:戒烟是目前唯一能延缓肺功能下降的办法。临床观察发现,吸烟者戒烟后,慢阻肺进展速度能减慢一半。别轻信"吸了几十年,戒了也没用"的说法,哪怕已经确诊,戒烟后急性加重的次数也会明显减少,生活质量能显著改善。

二、规范治疗:吸入药要像吃饭一样规律

不少患者觉得"喘的时候再用药,不喘就停",其实这是天大的误区。慢阻肺的气道炎症是持续存在的,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吃降压药一样,慢阻肺也得靠规律用药控制炎症。目前最推荐的是吸入制剂,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副作用比口服药小得多。

常用的吸入药分两类:一类是支气管扩张剂,比如噻托溴铵、福莫特罗,能让收缩的气道松下来,缓解气短;另一类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适合气道炎症较重的患者,需要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记住,吸入药有严格的使用方法,第一次使用一定要让医生或护士教你:先摇匀,深吸气时按下喷头,吸完屏气5-10秒,最后还要漱口,避免药物残留在口腔引发真菌感染。

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的"生死关",一次严重加重可能让肺功能直接倒退几年。如果突然出现痰量变多、颜色变黄、喘得比平时厉害,甚至发烧,很可能是急性加重,必须赶紧去医院。

三、长期管理:把康复训练和用药看得一样重

慢阻肺管理不能只靠药,康复训练、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同样重要。有位患者确诊后坚持每天做呼吸训练,半年后不仅爬楼不喘了,连降压药都停了——原来他的高血压也和长期缺氧有关,肺功能改善后,血压自然降了下来。

呼吸训练可以从简单的腹式呼吸开始:用鼻子慢慢吸气,肚子鼓起来,再用嘴缩唇呼气,像吹口哨一样,呼气时间尽量长一点(吸呼比1:2),每天练3次,每次10分钟。体质好点的可以加做呼吸操,比如吹蜡烛、吹气球,增强呼吸肌力量。

营养也得跟上。很多慢阻肺患者越瘦越喘,越喘越瘦,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呼吸困难会消耗更多能量,建议每天多吃点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瘦肉,分5-6次少量多餐,别一次吃太饱,免得肚子顶住膈肌影响呼吸。

预防感染是减少急性加重的关键。每年9-10月打流感疫苗,每5年打一次肺炎球菌疫苗,能降低感染风险。冬天尽量别去人多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家里勤通风。

最后想说,慢阻肺虽然不能根治,但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控制病情。把肺功能检查当成常规体检项目,像吃饭一样规律用药,坚持康复训练,这三点做到了,哪怕确诊了慢阻肺,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散步、买菜、带孙子。应对这种疾病,最怕的不是病情重,而是明明有办法却不坚持——你的肺,值得被认真守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