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伦均  单位:阿坝州羌医医院/茂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1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但气虚体质者因元气不足,易出现疲乏、多汗、易感冒等问题。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养生建议,整理以下科学调养指南,助力气虚体质者安然度夏。

气虚体质的夏季特点

气虚体质者常疲乏无力,稍动即喘、出汗,精神差,易感冒、自汗,舌淡胖有齿痕,且有内脏下垂风险。夏季高温耗气,出汗多会加重症状,需针对性调养。

饮食调养:补益元气,清淡为主

夏季饮食应遵循“补气养阴、清补结合”的原则,气虚体质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宜食酸咸,固表补心:根据五行学说,夏时心火当令,宜多食酸味(如山楂、柠檬、乌梅)以固表,适量摄入咸味(如海产品、低盐饮食)以补心气。推荐“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代茶饮,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2.补益食材,温和滋养:多食用山药、红枣、莲子、茯苓、牛肉等补气食材。推荐“牛肉返本汤”:牛肉搭配山药、莲子、小茴香、茯苓炖煮,既能补益气血,又避免滋腻碍胃。

3.忌寒凉肥甘,护脾胃阳气:少食冷饮、冰镇瓜果,避免损伤脾阳。西瓜、绿豆汤虽解暑,但不宜过量。饮食以清淡为主,减少油腻、甜食的摄入,以免加重消化负担。

衣着选择:透气吸汗,护阳防寒

1.材质透气,吸汗舒适:选择棉麻、丝绸等天然面料,避免化纤材质。衣物宜宽松,利于气血流通。

2.颜色浅淡,遮阳护体:浅色衣物反射阳光,减少吸热。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墨镜,避免阳光直射头部。

3.护颈保暖,慎穿露肩装:气虚者颈部、肩背易受寒,建议穿着有领衣物或披肩,避免空调直吹。

居住环境:温凉适度,静心安神

居住环境直接影响体质调理:

1.空调使用有度:控温26-28℃,入睡关空调或调“睡眠模式”防夜间受寒。

2.暖色调装饰:房间以浅黄、米白等暖色调为主,搭配绿植,营造温馨氛围。

3.保持湿度:若空气干燥,可用加湿器维持40%-60%湿度,利肺部健康

出行安排:避高温,防暑湿

出行需顺应天时,减少外界耗损:

1..错峰外出防晒:避开正午高温时段(11:00-15:00),选择清晨或傍晚活动。外出时涂抹防晒霜,携带遮阳伞或防晒衣。

2.适量补水防虚脱:出汗后补淡盐水或电解质饮品,少量多次,禁一次性大量饮水,带藿香正气水防中暑。

3.慎行湿地,防暑湿侵袭:夏秋之交湿气重,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减少雨淋或涉水,防止湿邪入侵脾胃。

运动锻炼:柔和养气,循序渐进

气虚体质者运动以“低强度、多次数”为原则,推荐以下方式:

1.传统功法: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可健脾益气;太极拳注重呼吸与动作配合,增强心肺功能。

2.有氧运动:健步走、慢跑,选择清晨或傍晚在阴凉处进行,控制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每次30分钟。运动后适当拉伸,促进气血流通。

情志调摄:静心养神,减少消耗

1.保持平和心态:夏季易烦躁,可通过冥想、听音乐、阅读缓解压力。

避免过度思虑,适当参与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

2.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膝盖下3寸)、气海穴(脐下1.5寸),每日5-10分钟,增强体质。

夏季特殊注意事项

1.谨防大汗伤阳:运动或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时,及时擦干并更换衣物,避免立即冷水冲澡或吹风,可饮用酸梅汤补充津液。

2.睡眠充足,顺应天时:夏季昼长夜短,建议晚睡早起(22:00入睡,6:00起床),午间小憩30分钟,恢复元气。

3.房事有节,固护肾气:夏季阳气外浮,房事应适度减少,避免耗损肾精,加重气虚。

结语

总之,气虚体质的夏季养生需以“补气固本、清补兼顾”为核心,通过饮食温补、适度运动、规律起居和情绪调节,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症状严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中药(如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或艾灸(足三里、关元穴)综合调理。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