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的气候干燥寒冷,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皮肤问题此时就可能变得尤为突出。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体内代谢废物清除效率降低,加上皮肤天然屏障功能减弱,很容易出现干燥、瘙痒、脱屑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感染或加重不适感。
因此,冬季的皮肤护理不仅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更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围绕日常护理的细节,为大家提供实用且易于操作的皮肤护理建议,帮助患者和家属科学地应对冬季皮肤困扰。
冬季皮肤问题的根源
透析患者的皮肤脆弱性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导致的。首先,肾功能下降会使得人体内的尿素等代谢产物蓄积,这些物质通过汗液排泄至皮肤表层会刺激神经末梢,加剧瘙痒感。其次,透析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带走部分水分和电解质,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就会因缺水而变得干燥粗糙。并且,冬季的空气湿度低、室内供暖设备使用频繁,这些外部因素都将进一步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导致表皮屏障受损。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瘙痒反复发作、皮肤脱屑、红肿甚至龟裂。此外,低温环境还极易使血液循环减缓、局部供血不足,从而加重皮肤敏感问题。
保湿:守护皮肤的第一道防线
保湿是冬季皮肤护理的核心任务,透析患者的皮肤角质层的保水能力较弱,日常便需选择温和且封闭性强的保湿产品。对此,建议优先使用含有甘油、尿素(浓度不宜超过10%)或透明质酸成分的润肤乳,这类成分既能锁住水分,又能减少刺激。涂抹时间也尤为关键,建议在沐浴或清洁皮肤后的3分钟内完成保湿步骤,此时表皮湿润度较高,有助于保湿成分渗透吸收。而且,患者每日涂抹频率应不低于2次,特别是要注意小腿、手肘、足跟等易干燥部位的强化护理。若室内暖气过强,还可适当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水缓解空气干燥。但大家需注意的是,要避免频繁使用含酒精或香料的护肤品,此类成分很可能会加重皮肤敏感。
温和清洁:减少对皮肤的二次伤害
清洁皮肤时,需要兼顾清洁力和温和性。透析患者冬季洗澡次数不宜过多,每周2-3次为宜,水温则要控制在38-40℃之间,否则过热的水就会破坏皮脂膜。沐浴产品则应选择无皂基配方的弱酸性液体清洁剂,避免使用碱性强的香皂或去角质产品。而洗澡时间建议控制在10分钟以内,结束后需轻轻拍干皮肤而非用力擦拭,以免造成机械性损伤。若局部皮肤已出现皲裂或破损,则要暂停使用常规清洁剂,改用医用碘伏或生理盐水轻柔消毒,并及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外用药膏。此外,患者的贴身衣物也应每日更换,选择纯棉或透气性好的柔软材质,避免羊毛、化纤类易摩擦皮肤的面料。
保暖与防护:平衡温度与舒适度
冬季保暖需要遵循科学适度原则,透析患者因外周血液循环较差,很容易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但过度依赖电热毯或暖宝宝的话也很可能导致低温烫伤。对此,建议大家可以采用分层保暖法:内层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中层加一件保暖马甲或羊毛衫,外层选择防风的羽绒服或大衣。在外出时戴上手套和围巾,但需确保手部皮肤未直接接触毛绒材质,以免摩擦加重瘙痒。室内则可采用暖风机提升整体室温,但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热源。在透析治疗的当天,还需注意血管通路的保暖,穿刺部位可用松紧适中的护腕或棉布包裹,防止因温度骤变引起血管收缩。
综上,冬季的皮肤护理对透析患者而言无疑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通过科学的保湿方法、适度的清洁习惯、合理的保暖措施,大多数皮肤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每一次润肤乳的轻柔涂抹、每一口营养均衡的饮食选择,都是对自身健康的细致关怀。患者及家属需要谨记,护理的目标不仅是缓解症状,更是通过日常点滴积累,提升身体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