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经历。腹泻本身似乎并不严重,但它引发的脱水问题却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脱水,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失去了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无法正常运转。许多家长往往对腹泻较为熟悉,却容易忽视脱水这一潜在危险,所以,深入了解儿童腹泻的脱水问题并掌握有效的识别与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儿童腹泻易引发脱水的原因
1.大量水分丢失: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多且不能正常吸收,导致大量水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同时,孩子可能会伴有呕吐,进一步加重水分丢失。
2.电解质失衡:除了水分丢失,腹泻还会使体内的电解质如钠、钾、氯等随粪便排出。电解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酸碱平衡等起着关键作用。
脱水的识别
1.轻度脱水。症状表现:孩子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和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口唇黏膜略干,尿量略减少。举例说明:比如小明腹泻一天,精神状态还可以,只是比平时稍微安静一些,皮肤看起来没有平时那么水润,但捏起来还是有弹性,哭的时候眼泪也比较多,小便次数比平时少了一点,这可能就是轻度脱水的表现。
2.中度脱水。症状表现: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黏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举例说明:小花腹泻两天后,变得不爱玩耍,总是没精打采的,皮肤看起来很干,捏起来恢复很慢,眼睛和囟门都凹进去了,哭的时候眼泪很少,手脚也有点凉,尿量很少,这就提示可能是中度脱水。
3.重度脱水。症状表现: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陷,眼闭不合,两眼凝视,哭时无泪。口唇黏膜极干燥。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尿量极少或无尿。举例说明:小阳腹泻三天后,出现了昏迷的症状,皮肤又灰又花,怎么捏都没有弹性,眼睛深陷且闭不上,怎么刺激都不哭,口唇干裂得厉害,手脚冰凉,几乎摸不到脉搏,血压也测不到,很长时间都没有尿,这就是重度脱水的危险信号,必须立即就医。
应对脱水的方法
1.口服补液盐。适用情况:对于轻、中度脱水的孩子,口服补液盐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它能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将适量的口服补液盐溶解在温开水中,让孩子少量多次饮用。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饮用50~100毫升。比如一个5岁孩子,体重约18千克,每天大约需要饮用900~1800毫升,可以分多次喂服,每次100~200毫升。
2.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重要性:对于正在母乳喂养的孩子,应继续按需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有助于孩子恢复。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在腹泻期间不要随意更换奶粉,可适当将奶粉冲稀一些,但不要过度稀释,以免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
3.饮食调整。基本原则:在孩子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米粥、面条、馒头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以及鸡蛋羹、鱼肉等富含蛋白质且易消化的食物。举例说明:比如小米粥,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而且有一定的健脾养胃作用;蒸鸡蛋羹,富含优质蛋白质,口感软嫩,适合腹泻的孩子食用。同时,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
4.及时就医。紧急情况:如果孩子出现重度脱水、频繁呕吐无法口服补液、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周)、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5℃)、精神状态持续不好等情况,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快速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结论
儿童腹泻引发的脱水问题不容忽视。家长们要学会准确识别脱水的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口服补液盐、合理饮食调整等方法可以帮助轻、中度脱水的孩子恢复健康。而预防脱水的关键在于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和增强孩子免疫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儿童腹泻脱水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每位家长都能重视儿童腹泻的脱水问题,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