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平福  单位: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6
1124

查出直肠癌并非“被判死刑”,随着医学发展,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提升生存率。从确诊时的精准检查,到手术、放化疗等多手段治疗,再到康复期的科学管理,每个环节都关乎患者预后。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直肠癌治疗全流程,用专业知识驱散未知恐惧,助你从容应对疾病挑战。

确诊阶段:精准检查明确病情

肠镜检查是金标准

肠镜检查是通过细长镜身对直肠和部分结肠进行直观观察。发现异常时,会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确诊癌症。检查前需调整饮食并服用泻药清肠,确保视野清晰,提高检查准确性。

影像检查评估分期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能透视身体,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侵犯情况,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CT擅长发现转移灶,MRI则更清晰显示肿瘤与直肠系膜关系。医生依据这些检查结果,使用TNM分期系统,将直肠癌分为I-IV期,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液检查辅助诊断

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测,虽然不能仅凭其数值确诊癌症,但在病情监测中意义重大。一般来说,CEA 数值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存在或复发,但一些非癌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也可能导致其轻度升高。

治疗阶段: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

手术治疗为主导

手术是直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肿瘤位置、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传统开腹手术视野开阔,适用于复杂病例;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机器人手术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精准度,尤其适合位置较深的肿瘤。对于距离肛门 5 厘米以上的肿瘤,多数患者可实现保肛手术,保留肛门功能,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放化疗协同作战

术前放化疗,也称新辅助治疗,有助于缩小肿瘤,降低手术难度,并可能消灭潜在的微小转移灶,提升根治性切除率。术后放化疗,即辅助治疗,主要用于清除残留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或口服进入体内,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抑制癌细胞生长、分裂;放疗则使用高能射线,对肿瘤部位进行外部照射,直接破坏癌细胞DNA,阻止其增殖。

新兴治疗手段补充

靶向治疗类似“生物导弹”,精准识别并结合癌细胞特定靶点,如VEGF或EGFR,阻断肿瘤营养或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免疫治疗激活患者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这两种疗法针对性强,副作用小于传统放化疗,为无法耐受放化疗或中晚期患者带来新希望。

康复阶段:科学管理促进恢复

饮食调整循序渐进

术后初期,患者需从流食,如米汤、藕粉、稀粥开始,少量进食,逐渐增加食量。胃肠功能好转后,过渡到半流食,如鸡蛋羹、肉末粥、烂面条,再慢慢恢复到软食和正常饮食。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选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肉、豆类,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注意细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

运动康复量力而行

术后初期,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身体恢复后,在他人帮助下站立和短距离行走。体力提升时,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以增强体质和改善消化。运动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定期复查防患未然

康复期定期复查对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术后2年内,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肠镜、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检测和影像学检查(CT或MRI)。2-5年期间,每6-12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若肿瘤标志物升高或影像检查异常,医生将进行进一步评估并及时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确保患者长期健康。

结语

查出直肠癌只是治疗的起点,而非终点。从确诊时严谨的检查与诊断,到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再到康复期细致的科学管理,现代医学已构建起完善的治疗体系。面对疾病,患者和家属不必过度恐慌,只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乐观心态,严格遵循科学的治疗与康复方案,许多患者都能重获健康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