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华丽  单位:永州市东安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1175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后,T管就像胆道的“临时通道”,承担着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促进胆道愈合的重要作用,术后的延续护理直接关系到胆道恢复效果甚至影响病情预后。那么,如何进行胆管结石术后T管引流护理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T管护理

T管一端连接胆总管另一端通向体外并连接引流袋,是术后胆道康复的“桥梁”,做好T管护理,能降低感染、脱管等风险,为胆道修复创造良好条件。

1.妥善固定与保护

T管脱落是术后最需警惕的意外,一旦脱落可能导致胆汁漏入腹腔,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居家护理期间需做好护理工作,T管通常会用缝线固定在腹部皮肤上,连接引流袋的管道也会用胶布在腹壁固定1-2处,患者、家属需注意观察固定缝线是否松动、胶布是否脱落,若发现固定装置失效,需联系医护人员处理,切勿自行粘贴。

2.引流液观察

引流液的变化是反映胆道恢复情况的“晴雨表”,需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以便发现异常并科学干预,正常情况下术后引流液多为深绿色或棕黄色,量约200-300ml/天。

3.其他的护理措施

T管堵塞会导致胆汁引流不畅,引发胆道压力升高,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因此需要预防出现此类问题,每天早晚各一次,使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从T管靠近腹部的一端向引流袋方向轻轻挤压,力度以能推动管内液体流动为宜,每次挤压10-15厘米,重复2-3次,排出管内可能存在的泥沙样结石或黏液。且需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扭曲、打褶,尤其是管道与引流袋连接处,发现折叠需理顺,携带引流袋避免将管道绕成“团”,保持自然舒展。

二、营养支持

胆道是消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饮食不仅影响营养吸收,直接影响胆汁分泌和胆道功能恢复,因此需科学进行饮食过渡,术后1天胃肠功能刚恢复以清淡流食为主,术后第二天全流质饮食,固体食物搅碎煮熟,利用果汁机搅碎成为流质,分8次摄入,每次150ml,术后第三天,餐次减少至6次,但是需要增加分量与黏稠度,术后第四天提供软质饮食,术后第五天恢复低脂饮食。且胆道术后胆汁分泌和排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高脂饮食会加重胆道负担,甚至诱发胆绞痛,需遵循“三高一低”原则,选择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严格限制脂肪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油炸食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预防胆汁黏稠度增加,引发结石复发。同时每天5-6餐,每餐七八分饱,避免暴饮暴食,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避免吞入过多空气引起腹胀,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以白开水、淡茶水为宜,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增加胃部不适。

三、随访管理

T管引流只是暂时的,最终需要拔除,而随访管理能帮助医生判断胆道恢复情况,确定拔管时机、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通常术后需到医院复查,检查项目是血常规、肝功能,同时需要做腹部B超,观察胆道内是否有残余结石、T管位置是否正常,复查时携带引流液记录、之前的检查报告,为医生详细说明引流液变化、饮食情况、有无不适症状,帮助医生全面评估,若出现引流液异常、腹痛、发热等症状,不必拘泥于固定时间,需立即就医复查;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如胆汁过多,提示胆道下端有梗阻的可能,如胆汁浑浊,应考虑结石残留或胆管炎症未被控制。拔T管前需做胆道造影:一般在术后2个月左右拔管,造影后24小时内不要夹管,造影后如无特殊情况,1~2天即可拔管;如胆道还有残留结石,术后2个月前可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