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晗  单位:射洪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3
33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让不少人心头一紧,而后面跟着的“TI-RADS3类”“TI-RADS4类”等术语更让人云里雾里。作为超声科医生,我想告诉大家:甲状腺结节非常常见,多数为良性,TI-RADS分类正是帮助我们科学评估结节性质的“指南针”。本文将带您全面解读TI-RADS分类系统,让您看懂报告、不焦虑。

什么是TI-RADS分类

TI-RADS(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即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国际通用的甲状腺超声风险评估标准。就像乳腺结节的BI-RADS分类一样,它通过超声图像的形态特征,对结节恶性风险进行分层,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国内主要采用2024年中国版TI-RADS分类标准,将结节分为1~6类,类别越高,恶性风险越大。

TI-RADS0~6类:风险分级与临床处理策略

1.低风险类别(0~3类):观察为主,避免过度干预

(1)0类(弥漫性病变):特征为甲状腺整体回声不均,如桥本甲状腺炎,无明确结节。恶性风险为0%。建议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每年随访一次。

(2)1类(正常甲状腺):形态、大小正常,无结节或异常血流。建议每年常规体检即可,恶性风险为0%。

(3)2类(明确良性):纯囊性结节、海绵样结构或含粗大钙化、彗星尾征的结节。恶性风险<0.3%。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若直径>3cm且出现压迫症状,可考虑微创消融。

(4)3类(可能良性):囊实性结节,具有1~2项轻微可疑特征。恶性风险<2%。若直径≤1.5cm,每6~12个月复查;>1.5cm或形态变化明显,建议穿刺活检。连续2年稳定者可延长至每年复查。

2.中高风险类别(4~5类):需穿刺明确性质

(1)4类(可疑恶性,3~6分)按分值细分3个亚型。4a类(3分):1项高危特征(如低回声),恶性风险5%~10%。直径>1.5cm建议穿刺,<1.5cm可3个月随访。4b类(4~5分):2项高危特征(如低回声和微钙化),恶性风险10%~50%。无论大小均建议FNA活检。4c类(6分):3项高危特征(如纵横比>1、微钙化和低回声),恶性风险50%~90%。必须穿刺,确诊后尽早手术。

(2)5类(≥7分):具有4项及以上高危特征(如边缘模糊、局灶外侵、微钙化和低回声),恶性风险>90%。建议立即穿刺,确诊后制定手术方案。小癌(<1cm)若无转移且患者意愿明确,可选择密切随访。

3.确诊恶性类别(6类)

已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建议转诊至甲状腺外科,结合分期制定手术、术后碘131治疗等方案。早期治疗10年生存率超过95%。

关键注意事项:避开临床误区

1.大小≠风险等级:1c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可能为4c类,而5cm的纯囊性结节仍属2类。判断依据是超声特征而非体积。

2.分类≠手术指令:4a类穿刺良性可继续观察,5类微小癌也可选择随访,具体应结合年龄、健康状况等综合判断。

3.多结节独立分类:每个结节应单独评估,按风险最高的分类制定策略,无需因多发结节而过度焦虑。

4.动态观察是关键:结节性质可能随时间变化,建议在固定医院或由固定医生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分类升级。

科学管理甲状腺健康的建议与策略

1.专业检查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使用高频探头(≥10MHz)确保图像清晰,必要时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提升诊断准确性。

2.生活方式干预:适量摄入碘盐,避免极端饮食(如完全忌碘或高碘饮食)。减少头颈部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如频繁CT),保持良好作息。

3.多因素综合决策:除TI-RADS分类外,还应评估血流信号、被膜接触、结节生长速度等指标。确诊癌后,建议由内分泌科、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结语

TI-RADS是一种风险评估工具,而非最终诊断。拿到报告后,患者应理性面对,及时咨询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功能检查和影像特征,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才能真正守护甲状腺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