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秋养  单位:高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4
3217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类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卒中不仅危及生命,更可能留下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和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在经历急性期治疗后,会进入长期的康复和居家护理阶段。医学研究表明,康复效果不仅依赖医院治疗,家庭护理中的细节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生活管理、功能锻炼、饮食营养、心理调适和家庭支持五个方面,全面解读居家护理的核心要点,帮助患者和家属更科学地面对康复之路。

生活管理:规律与安全并重

1. 建立规律作息:卒中后患者的神经系统需要时间修复。每天固定时间起床、用餐和睡眠,可以帮助生物钟稳定,减少血压波动,降低再次卒中的风险。早晨:避免突然起身,最好先在床边坐1–2分钟,再缓慢站立。夜晚: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午休:20–30分钟即可,避免长时间卧床。

2. 创造安全环境:患者常因偏瘫、步态不稳而增加跌倒风险。保持地面干燥防滑,浴室、卫生间铺设防滑垫,移除地毯等障碍物。家具高度适中,床边安装扶手,卫生间配备坐便器增高器及L型/一字型扶手。安装感应夜灯,确保卧室到卫生间的路径照明充足。

3. 坚持药物管理:脑卒中复发率高,规范服药极为关键。使用分格药盒,按早晚整理,避免漏服或重复服用。家属可设手机提醒,帮助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调整用药。

这些细节虽然琐碎,却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为康复提供稳定条件。

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重在坚持

康复训练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的核心。医院里的康复治疗固然重要,但家庭坚持锻炼才能真正延续疗效。

1. 肢体康复:被动运动:家属帮助患肢关节屈伸,保持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主动运动:患者尝试独立完成抬臂、握拳、踢腿等动作,哪怕幅度很小,也要坚持。日常功能训练:鼓励患者用患手拿筷子、端水杯,即便动作笨拙,也是功能恢复的过程。

2. 语言康复:失语是卒中常见后遗症,早期介入语言训练有助于恢复。每天进行简短交流,家属耐心倾听,避免打断。借助图片、文字卡片辅助表达。多鼓励患者开口,哪怕只是单字或简单句。

3. 吞咽训练:吞咽障碍如不干预,容易引发呛咳或吸入性肺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口腔运动,如伸舌、鼓腮、咀嚼模拟。食物应由稠到稀逐渐过渡,避免一次吃大块食物。保持坐位进食,进食后不要立即平卧。

小贴士:康复训练宜“少量多次”,每天坚持20–30分钟,每次专注于一个小目标,比长时间高强度训练更有效。

饮食营养:科学搭配,康复加速

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为机体修复提供能量,还能减少复发风险。

1. 控制盐和油,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少吃油炸、动物脂肪,多选橄榄油、菜籽油等植物油。

2. 高蛋白与高纤维,补充鱼类、瘦肉、蛋类、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改善便秘,稳定血糖血脂。

3. 个性化饮食,高血压患者避免腌制食品,如腊肉、泡菜等。糖尿病患者注意总热量控制,分餐进食。高血脂患者减少红肉,多吃深海鱼。

4.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宜选择半流质或糊状食物,如燕麦粥、蒸蛋羹。禁食稀薄液体,以免呛咳。家属应在一旁观察,发现呛咳立即停止喂食。

饮食管理虽繁琐,却能让康复“事半功倍”。

心理调适:积极心态是康复助推器

卒中后,不少患者会经历情绪低落、焦虑,甚至抑郁。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显著改善康复效果。

1. 情绪支持,家属多用鼓励语言:“你今天走得更稳了”、“你比昨天进步了”。避免频繁批评或否定。

2. 设立小目标,康复路上不能只盯着“大恢复”,应逐步设定小目标:本周能独立穿衣;下周尝试多走几步;下个月练习写字。小目标实现后,患者更有信心迎接下一步挑战。

3. 外部帮助,参加康复训练班或互助群,与病友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避免抑郁症状长期影响康复。心理康复往往被忽视,但它与肢体康复同等重要。

家庭支持:陪伴与理解是最长情的护理

康复不仅仅是患者个人的事,更是整个家庭的共同任务。

1. 积极参与,家属不仅是照顾者,更是陪伴者。一起散步、做康复操,让患者感到不是“孤军奋战”。

2. 创造和谐氛围,避免过度溺爱或冷漠。过度包办会让患者失去锻炼机会,而冷漠则会增加孤独感。给患者足够尊重,让他们参与家庭决策。

3. 学习护理知识,家属应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如何识别卒中再发征兆(发作性语言不清、发作性肢体无力、头晕、视物重影、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

家庭的耐心与爱,是患者坚持康复的动力。

常见问题与细节提醒

1.卒中后多久开始康复?

2.急性期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3.能完全康复吗?

4.部分患者可以接近康复前水平,但多数需要长期康复,恢复程度因人而异。

5.复发风险如何降低?

6.规律服药、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

7.居家锻炼是否需要专业指导?

8.最好在康复医生或治疗师评估后制定计划,避免因动作不当导致二次损伤。

结语

脑卒中后的康复是一场持久战。规律生活、科学锻炼、合理饮食、积极心态和家庭支持,这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往往决定着患者康复的速度与质量。

每一个细节,都是通向康复的阶梯。只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坚持科学护理,就能让康复之路不再漫长和艰难。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