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头痛、牙痛、关节痛、痛经……各种疼痛常不期而至,让人备受困扰。止痛药,作为许多家庭的“药箱常客”,能快速缓解痛苦。但您可知道,这把“止痛利器”若使用不当,反而可能伤身?作为药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科学、安全地使用止痛药。
认识您的“止痛帮手”:常见止痛药分类
市面上的止痛药主要分三类,作用强弱和适用情况大不相同:
1. “消炎止痛主力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常见成员: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虽机制略有不同,常归于此)、阿司匹林(也用于心血管)。
擅长: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感冒发热疼痛。通过抑制引起疼痛和炎症的物质发挥作用。
优点:效果明确,不易成瘾,多数为非处方药(OTC)。
注意:长期或过量使用伤胃伤肾!可能引起胃溃疡、出血,影响肾功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严重损害肝脏!
2.“中重度止痛帮手”——中枢性止痛药:
代表成员:曲马多。
擅长:中至重度疼痛,如手术后疼痛、创伤痛、部分癌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优点:止痛效果强于非甾体药。
注意:属于处方药!必须医生开方。长期用可能产生依赖性(离不开药)和耐受性(需加大剂量才有效)。可有头晕、恶心等副作用。
3.“强力止痛武器”——阿片类止痛药:
代表成员:吗啡、羟考酮、芬太尼、可待因(部分复方制剂含少量)。
擅长:严重的急性疼痛(如大手术后)、晚期癌症剧痛。
优点:止痛效果最强。
注意:国家严格管制!处方药且管理极严。极易成瘾!仅在医生严格评估和指导下,用于其他药无效的剧痛。 副作用包括便秘、恶心、呼吸抑制(严重可致命)等。
安全用药“四原则”:让止痛药真正帮到您
合理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请牢记这四条:
原则一:对症选药,不随意升级
轻度头痛、牙痛、痛经?首选非甾体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扭伤、拉伤肿痛?选有抗炎作用的非甾体药(如布洛芬)通常更合适。
中重度疼痛或上述药无效?务必看医生!切勿自行尝试曲马多或阿片药。医生会诊断病因并开合适处方药。
原则二:按需、按量、按时
按需: 不痛不吃。不“预防性”吃药(除非医生特别指示,如术后)。
按量:严格遵说明书或医嘱剂量! “加量吃好得快”是大忌! 过量是中毒和严重副作用的主因。
按时:需维持药效的疼痛(如术后),医生可能要求定时吃(非“痛了再吃”)。非处方药通常建议疼痛出现时按需服用。
原则三:注意“吃法”与“禁忌”
大部分非甾体药(如布洛芬)伤胃,建议餐后吃,或用少量水送服后立即进食。
服药期间严格禁酒!酒精会大大增加非甾体药(尤其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及阿片类药的中枢抑制风险。
仔细看说明书,分清吞服、嚼碎还是溶解。
原则四:特殊人群,格外谨慎
孕妇/哺乳期: 选择极有限且严格,必须咨询医生或药师。如孕晚期禁用布洛芬。
儿童: 按年龄、体重选专用剂型和剂量。发热疼痛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禁用阿司匹林(有致命风险)。
老年人: 肝肾功能可能下降,易有副作用。剂量常需调整,优先选影响小的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但也要注意肝),密切监测。
基础病患者(胃病、心肝肾病、哮喘等): 务必告知医生病史! 医生会评估选择最安全的药和剂量。
警惕!止痛药使用“三大雷区”
雷区一:痛止住了就没事?止痛药治百病?
大错特错!止痛药只是“治标”,掩盖真实病情,延误诊治!例如:不明原因的急性腹痛(可能是阑尾炎、肠梗阻等急症),止痛后不痛了,但危险仍在!反复头痛,可能是高血压、脑部问题信号。胸痛乱吃止痛药,可能错过心绞痛或心梗抢救!
药师提醒: 突发的、剧烈的、不明原因的痛,或长期慢性痛,首要任务是看医生找病因!
雷区二:多种止痛药混着吃,效果加倍?
极其危险! 不同药可能含相同成分(尤其对乙酰氨基酚),混吃易过量中毒!例如: 吃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又吃散利痛(也含对乙酰氨基酚),易致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药师提醒:切勿同时服两种及以上止痛药!细看成分表。需联用必须由医生决定。
雷区三:长期吃习惯了,没事?
风险巨大!
非甾体药:长期/大量用,易致胃出血、穿孔;伤肾;增加心梗、中风风险。
中枢性/阿片类药:长期用必生耐受性(药效变差)和依赖性(成瘾),突然停药可能“戒断”。
药师提醒:慢性痛患者(如关节炎、腰背痛)切勿自行长期依赖止痛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理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定期评估。可到“疼痛门诊”寻求帮助。
服药后:留心观察,及时应对
胃不适(恶心、胃痛、黑便):可能为药物刺激。轻微观察,严重或黑便立即停药就医(可能出血)。
过敏(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立即停药并紧急就医!
长期用药者:定期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监测药物损害。
任何异常不适:别硬扛,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结语
止痛药是缓解痛苦的重要工具,但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科学认知、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是让它成为健康“天使”的关键;盲目滥用、忽视风险则可能将其变成损害健康的“魔鬼”。希望本文助您更安全有效地使用止痛药。请牢记:当疼痛来袭或用药存疑时,咨询医生或药师是最明智的选择!安全用药,守护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