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脱垂具体是指盆腔内的肌肉以及韧带等具有支撑能力的组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出现松弛、功能下降情况,并因此导致子宫从原有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严重者甚至能够脱出阴道口外,是一种典型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虽然不会因病致死,但是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文将围绕子宫脱垂的日常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分析。
日常行为需注意
避免重体力活动、减少腹压是控制病情、避免加重的关键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禁止提超过5kg的重物,或者搬行李,也不能进行跳高、蹦床等剧烈运动,可以使用轻缓的运动替代,如果需要弯腰取物,可以屈膝下蹲拣取,尽量减少腹部用力,站立时注意保持提臀的姿势。另外,如果本身有一些能够影响盆底功能病情的慢性疾病,也要积极治疗,例如便秘问题可以通过每天饮水1500mL以及多摄入膳食纤维的方式解决,慢性咳嗽可以通过规范用药的方式进行管理,日常咳嗽时可以通过按压腹部减轻腹压骤升的冲击。
科学营养支持
日常饮食营养的调整也能够辅助控制病情,例如火龙果、奇亚籽、燕麦等高纤维饮食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预防便秘,增加猪肝、猕猴桃等食物的补充能够补铁防贫血,辅助增强体质。更为重要的是日常饮食的禁忌,例如辣椒、酒精等辛辣食物,或是冰激凌等生冷食物,以及豆类、碳酸饮料等易胀气食物都不适合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所有子宫脱垂患者来说,都需要进行体重管理,当BMI超过24时,就需要进行减重,避免肥胖问题增加盆底功能负担。
盆底康复训练
要想促进病情康复,仍然需要依靠针对性的功能康复锻炼,通过增强肌肉的支撑力改善脱垂问题,标准化的凯格尔运动就能针对性锻炼盆底功能,动作要点在于像憋尿一样收缩肛门以及阴道,保持这种收缩感3-5秒后再放松,每组重复10-15次动作,每天早、中、晚各练习一组,持续练习3个月以上就能逐步改善盆底功能。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其他运动方式,例如水中行走、瑜伽动作练习等。
卫生防护有要点
做好卫生防护能够预防感染以及局部损伤,所以这也是日常护理的要点之一,首先要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注意从前向后进行擦拭,也要避免使用洗液或者碱性肥皂,针对脱出物,可以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轻柔推回,要注意减少摩擦损伤。如果是中重度脱垂患者,则需要由医生选择合适型号的子宫托,并且每日取出清洗,每天最长放置时间不超过6小时,如果出现分泌物异味或者灼热痛症状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心理调节与复查
情绪调节也有助于病情管理,日常焦虑时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正念冥想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疏导,如果是患者家属,在家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对患者进行语言抱怨,以免加重其心理压力,患者自己则可参加病友群等活动,通过分享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心理调适。另外病情的稳定也离不开及时复查,一般轻度子宫脱垂患者需要每6个月回院复查一次,如果是手术治疗患者或者正在使用子宫托的患者,则需要每个月复查一次,生活中如果出现腰骶部坠痛、排尿困难、脱出物增大等情况需要立即就诊。
禁忌行为要警惕
子宫脱垂患者中,轻度者需要减少性生活频率,中重度患者则需要全面禁止性生活直至病情康复,日常还要注意避免久站久蹲,不能下蹲如厕时间过长,也要避免用力憋气的行为,例如吹奏乐器。
结语
综上所述,子宫脱垂患者日常护理的核心就在于减轻腹压、强健盆底、预防感染,通过活动管理、营养管理、功能训练、卫生防护以及复查等方式进行行为管理,以降低脱垂加重的风险,并且通过提升肌肉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这也是较为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案,但如果保守治疗、日常护理无效,就需要配合医生检查,通过医生的指导建议选择其他治疗方案或者考虑手术方案,总体来说病情的控制都需要患者的日常自我注意以及细节护理,通过这些护理要点通常能够在一定程度内稳定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