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艳  单位:泸定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129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它通过人工肾脏替代受损肾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而,透析治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医院的专业操作,更与患者日常护理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治疗配合、饮食管理、并发症预防、心理调节四个维度,为透析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指南。

透析治疗期的配合要点

血液透析每次治疗时长约4小时,每周需进行2-3次,治疗过程中的规范配合直接影响疗效与安全。

血管通路护理是核心环节。动静脉内瘘是多数患者的首选通路,治疗后需注意:穿刺部位按压15-20分钟,力度以不出血且能触及震颤为宜;24小时内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每日自查内瘘震颤或杂音,如发现减弱或消失需立即就医。长期留置导管患者要防止导管移位,洗澡时需使用防水保护套,出现敷料渗血、导管周围红肿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治疗中还需关注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等不适,立即告知护士。透析结束后缓慢起身,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回家后注意休息,24小时内避免重体力活动,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科学饮食管理原则

透析患者的饮食控制需兼顾营养均衡与代谢稳定,关键在于"量出为入"的精细化管理。

水分控制是重中之重。每日饮水量=前一天尿量+500ml,包括粥、汤、水果等隐形水分。可采用固定水杯、记录饮水量、含冰块缓解口渴等方法减少摄入。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3%-5%,过度饮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高血压、肺水肿等并发症。

蛋白质摄入需"保质保量"。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鱼类)应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每日摄入量为1.0-1.2g/kg体重(如60kg患者每日需60-72g)。避免植物蛋白(豆类、坚果)摄入过多,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较高,会增加代谢废物生成。

电解质管理要严格把关。钠摄入每日不超过3g(约一啤酒瓶盖盐),避免咸菜、腌制品、加工肉等;钾摄入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高钾食物(香蕉、橙子、土豆、菠菜)需限量,可用冷水浸泡蔬菜减少钾含量;磷摄入每日控制在800-1000mg,避免动物内脏、蛋黄、碳酸饮料,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磷结合剂。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应对

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缺失和治疗影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早期识别与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

高血压是最常见并发症,除限制钠盐摄入外,需按时服用降压药,避免情绪波动和熬夜,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若持续高于140/90mmHg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关节僵硬、骨折风险增加,预防措施包括:每日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定期监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轻量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贫血是透析患者的普遍问题,需遵医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同时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瘦肉、动物血),避免饮浓茶影响铁吸收,定期复查血常规,维持血红蛋白在110-120g/L。

感染预防不可忽视。透析患者免疫力较低,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肺炎疫苗前咨询医生;出现发热、咳嗽、尿痛等感染症状及时就诊。

心理调节与生活质量维护

长期透析治疗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相互影响,需主动进行情绪管理。

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透析日可适当增加午休时间。根据身体状况制定运动计划,如透析后第二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还能缓解心理压力。

家属的支持至关重要,家人应多倾听患者感受,共同参与饮食管理和治疗计划,鼓励患者保持社交联系,避免孤立感。患者也可加入透析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增强治疗信心。

定期随访是优化治疗的关键,需按医嘱进行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记录每日体重、血压、尿量等数据,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要学习肾病相关知识,了解治疗新进展,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将被动治疗转为主动管理。

血液透析护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与医疗团队的紧密协作。科学的护理不仅能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更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记住,规范治疗、精细护理与积极心态,是透析患者通往健康生活的三大支柱。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