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真真  单位:北海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36

疼痛是人体发出的“警报信号”,但长期依赖止痛药可能带来副作用。在中医宝库中,川芎、白芷、延胡索三味药材以“天然止痛药”著称,它们通过调节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机制,为头痛、关节痛等常见疼痛提供温和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川芎:血中气药,通络止痛的“多面手”

川芎被誉为“血中气药”,其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擅长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证实,川芎中的川芎嗪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缓解因气血瘀滞或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

头痛克星:川芎是治疗头痛的“明星药材”。对于风寒头痛,可与白芷、细辛配伍;对于血瘀型偏头痛,常与当归、赤芍同用。例如,经典方剂“川芎茶调散”以川芎为主药,搭配薄荷、荆芥等,通过疏风散寒、通络止痛,快速缓解风寒感冒引发的头痛。

关节痛良方:川芎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关节疼痛有显著效果。临床常与独活、防风配伍,制成药酒或膏药外敷,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灶,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如口干、盗汗、五心烦热)慎用川芎,孕妇禁用。

白芷:祛风散寒,头面疼痛的“专病专家”

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胃经,以祛风散寒、通窍止痛见长,尤其擅长治疗头面部疼痛。其挥发油成分(如欧前胡素)能扩张血管、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头痛专药:白芷是治疗风寒头痛、鼻渊头痛(鼻窦炎引发)的首选药材。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前额痛,可与羌活、防风配伍;对于鼻窦炎引发的头痛、鼻塞,常与苍耳子、辛夷同用。现代研究发现,白芷提取物对三叉神经痛也有缓解作用。

牙痛、关节痛两用:白芷能散寒止痛,对于风寒引发的牙痛,可与细辛、花椒配伍制成漱口水;对于风湿性关节痛,可与桂枝、桑枝煎汤外洗,通过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减轻疼痛。

使用禁忌:阴虚血热者(如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慎用白芷,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延胡索:活血行气,内脏绞痛的“天然解痉剂”

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以活血行气、止痛功效著称。其含有的延胡索乙素等生物碱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痛觉传导,提高痛阈,对内脏绞痛、跌打损伤痛等有显著效果。

头痛、关节痛双效:延胡索通过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头痛和关节痛。对于偏头痛,可与川芎、白芍配伍;对于风湿性关节痛,常与秦艽、桑寄生同用。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还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性疼痛。

内脏绞痛首选:延胡索是治疗胃痛、胆绞痛、痛经等内脏绞痛的常用药。例如,经典方剂“金铃子散”以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通过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快速缓解胃脘痛;对于痛经,可与当归、香附同用,调理气血、缓解疼痛。

使用禁忌:孕妇禁用延胡索,月经过多者慎用。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

科学使用:辨证施治,避免滥用

辨证配伍:疼痛需分虚实、寒热。例如,风寒头痛需配伍辛温解表药,血瘀头痛需搭配活血化瘀药,虚证头痛则需补益气血。

剂型选择:头痛、关节痛可选用汤剂、散剂或外用膏药;内脏绞痛建议口服汤剂或丸剂,以快速起效。

联合疗法:中药止痛可与针灸、推拿、热敷等物理疗法结合,增强效果。例如,头痛时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关节痛时热敷患处。

生活调理:疼痛患者需避免受凉、劳累,保持情绪舒畅,饮食上忌生冷油腻,以免加重气血瘀滞。

结语

川芎、白芷、延胡索作为中医止痛的“黄金三角”,通过调节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机制,为头痛、关节痛等常见疼痛提供了天然解决方案。然而,中药止痛需遵循“辨证施治”原则,避免盲目用药。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结合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病因,确保安全有效。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携手,为健康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