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修平  单位:泗水县泗张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15
405

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种类型。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科学的日常护理不仅能延缓病情进展,还能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风险。但是,许多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细节缺乏清晰认知,导致患者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因此,本文将从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和急救五个方面,详解心脏病患者日常护理的关键要点。

一、饮食管理:从“吃对”开始

1.低盐低脂,控制总热量

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高盐饮食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

脂肪选择: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的摄入,改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热量控制 :肥胖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建议通过BMI指数(18.5   24为正常范围)调整饮食结构。

 2.增加膳食纤维与优质蛋白 

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水平,推荐每日摄入25   30克。

   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豆制品等低脂高蛋白食物,红肉每周不超过500克。

 3.警惕隐形杀手 

   避免加工食品(如香肠、罐头)、腌制食品和含糖饮料。

   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咖啡不超过2杯),酒精建议男性≤25克/天,女性≤15克/天。

二、运动康复:动得科学才有效

1.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50%   70%。

   抗阻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量哑铃、弹力带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禁忌运动 :避免竞技性运动(如篮球、足球)、憋气动作(如举重)和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活动。

2.运动监测与调整 

   使用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若运动中出现胸痛、头晕、呼吸急促,立即停止并就医。

   冬季晨练需推迟至日出后,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

三、用药规范:细节决定疗效

1.严格遵医嘱用药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他汀类药物等,需按时按量服用。

   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例如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发“反跳性”心率加快。

2.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部分中成药(如含甘草成分)可能与西药发生反应,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硝酸甘油应避光保存,开封后每3个月更换一次。

3.建立用药记录表 

   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和身体反应,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四、心理调节:心脏健康从“心”开始

1.管理情绪波动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激活交感神经,增加心脏负荷。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

   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工作间歇采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休息5分钟)。

2. 社会支持系统 

    患者可以加入患者互助小组,分享护理经验。家属需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者在安全范围内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五、急救准备:关键时刻能救命

1.识别危险信号 

心绞痛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3   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肌梗死 :剧烈胸痛超过15分钟,伴冷汗、恶心、左臂放射痛。

   心力衰竭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

2.家庭急救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120),保持患者平静体位。

   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每5分钟一次,最多3次。

   怀疑心梗时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可嚼服300mg阿司匹林(非肠溶片)。

3.定期复查与预案 

   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等指标。

   家中常备急救药品,制作包含病史、用药清单的急救卡随身携带。

当前,心脏病在我国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患者对于相关护理知识却了解较少。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适度的运动康复、规范的用药习惯、积极的心理调节以及充分的急救准备,患者能够实现高质量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