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接种疫苗,我们能够建立起对抗多种传染病的免疫屏障,不仅保护自己,也能减少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然而,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和复杂的接种时间表,许多家长甚至成年朋友都存在疑问:疫苗到底该怎么打?什么时候打?哪些疫苗必须打?本文将为大家梳理我国现行的预防接种程序,帮助大家明明白白接种疫苗。
一、疫苗的基本知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主动免疫制剂。当人体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无害”的病原体成分,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免疫记忆。当真正的病原体入侵时,身体就能快速反应,将其消灭。
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规定接种,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疫苗):公民自愿自费接种,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HPV疫苗等。
二、儿童预防接种时间表
我国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经过多年优化,目前已形成科学、系统的接种时间表。以下是0-6岁儿童需接种的主要疫苗及时间安排:
出生时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乙肝疫苗第1剂:预防乙型肝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1月龄
乙肝疫苗第2剂: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第一步。
2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第1剂: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百白破疫苗第1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3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第2剂
4月龄
脊灰减毒活疫苗第3剂(口服)
百白破疫苗第2剂
6月龄
乙肝疫苗第3剂
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白破疫苗第3剂
8月龄
麻风疫苗:预防麻疹、风疹。
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9月龄
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
18月龄
百白破疫苗第4剂
麻腮风疫苗: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
甲肝减毒活疫苗:预防甲型肝炎。
2岁
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
3岁
A+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
4岁
脊灰减毒活疫苗第4剂(口服)
6岁
A+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
白破疫苗
三、成人疫苗接种建议
许多人认为只有儿童需要接种疫苗,其实成年人同样需要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疾病。以下是推荐成人接种的主要疫苗:
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1次,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
乙肝疫苗:未接种或抗体不足的成人应完成全程接种(3剂)。
HPV疫苗:推荐9-45岁女性接种,可预防宫颈癌等疾病。
肺炎球菌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易感人群和60岁以上老人,推荐以下人群优先接种:老年人、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的人;免疫功能受损的人;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或糖尿病的人。
带状疱疹疫苗:50岁以上人群可接种,预防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四、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
务必如实向医生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慢性疾病史或其他特殊健康问题。避免在发热、感冒、急性感染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接种疫苗,以免影响疫苗效果或加重原有病情。若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血液制品,需提前告知医生,以便评估是否适合接种。
接种后
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疼痛或硬结,全身可能有低热、乏力等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38.5℃)、严重过敏反应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特殊人群
孕妇:部分疫苗(如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孕期禁用,备孕女性应提前规划接种时间。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需避免接种活疫苗(如麻疹、水痘疫苗),可选择灭活疫苗替代。
老年人: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结语
预防接种是构筑健康防线的重要基石。按时完成疫苗接种程序,不仅能保护个人健康,还能为群体免疫贡献力量。建议家长保存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成人也应关注自身疫苗接种需求。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科学接种疫苗,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