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景堂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798

“医生,我父亲早上突然说不出话,右边胳膊也抬不起来了!”急诊室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急性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因此死亡。但许多人不知道,脑卒中发作后4.5小时内是黄金抢救期,越早识别、越早治疗,患者完全康复的概率就越高。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您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早期信号。

一、脑中风为何如此凶险?

脑中风分为两种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70%-80%,因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

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占20%-30%,因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如高血压引发血管破裂、动脉瘤破裂等。

共同特点:起病急骤,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症状达到高峰,若未及时治疗,脑细胞会因缺氧而永久死亡,导致瘫痪、失语、昏迷甚至死亡。

二、快速识别:记住“中风120”和“FAST”口诀

口诀1:中风120(中国版)

1看:观察面部是否对称

让患者微笑或露齿,若一侧嘴角下垂、鼻唇沟变浅,提示面神经受损。例如,患者笑时仅左侧嘴角上扬,右侧面部肌肉僵硬,可能是脑中风信号。

2查:检查双臂力量

让患者平举双臂至与肩同高,保持10秒。若一侧手臂无力下垂(如右手无法抬起或快速下落),提示大脑运动皮层受损。

0(聆)听:聆听语言是否清晰

让患者重复简单句子(如“今天天气很好”)。若出现口齿不清、用词错误(如将“杯子”说成“盘子”)、无法理解指令,提示语言中枢受损。

口诀2:FAST(国际通用版)

F(Face):面部歪斜

A(Arm):手臂无力

S(Speech):言语不清

T(Time):立即拨打120

关键提醒: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立即记录发病时间,并告知急救人员。溶栓治疗(缺血性中风)或手术止血(出血性中风)的黄金时间窗通常在发病后4.5-6小时内。

三、这些“隐蔽信号”也别忽视!

除了典型症状,脑中风还可能通过以下方式“预警”:

视力突然模糊: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重影,甚至短暂失明(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因视网膜缺血或视觉中枢受损。

肢体麻木或无力:单侧手脚麻木、刺痛,或持物不稳(如握不住筷子)、走路拖地,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障碍。

头晕伴恶心呕吐:突发剧烈眩晕、天旋地转,可能伴随耳鸣、听力下降,提示小脑或脑干缺血。

哈欠连天或嗜睡:无诱因的频繁打哈欠、困倦乏力,因脑组织慢性缺氧导致。

性格或行为改变: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情绪暴躁,或出现幻觉、记忆力减退,提示大脑高级功能受损。

案例:65岁的王阿姨晨起时感觉“眼前一黑”,几秒钟后恢复,未重视。下午做饭时突然拿不稳菜刀,右侧肢体无力,送医后确诊为脑梗死。因错过溶栓时间窗,遗留右侧偏瘫后遗症。

四、发现症状后如何急救?

立即拨打120:告知调度员患者可能为脑中风,并准确描述症状和发病时间。

保持患者平卧:若患者意识清醒,让其平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若意识模糊,切勿喂食、喂水。

避免自行移动:除非处于危险环境(如火灾现场),否则不要搬运患者,以免加重脑出血或血栓脱落。

记录关键信息:如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是否正在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供急救人员参考。

五、预防:控制“三高”是关键

脑中风虽凶险,但80%的风险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需治疗,目标值通常<130/80mmHg。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1.8mmol/L(高危人群)。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保持情绪稳定。

结语

脑中风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也可能因房颤、动脉夹层等病因发病。记住“中风120”或“FAST”口诀,关键时刻能救命!时间就是大脑,每延迟1分钟治疗,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从今天起,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信号,别让悲剧重演。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