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傲蕾  单位: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眼一科  发布时间:2025-08-27
384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不断攀升,近视呈现出低龄化和普遍化趋势,许多家长和老师对此倍感忧虑。据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超过50%,高中生近视率更是高达八成左右。近视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只能靠佩戴眼镜等手段矫正视力,高度近视还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因此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孩子近视,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其实,通过科学用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显著降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下面就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一起守护孩子明亮的双眼。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生

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目前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最经济、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明亮的自然光可刺激眼睛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具有抑制眼球轴向过度增长的作用,从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此外,户外环境中的远距离视觉刺激,能够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带来的疲劳。专家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应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户外活动不必局限于体育锻炼,哪怕是在阳光下散步、做游戏、晒太阳,甚至是在户外阅读、聊天,都能有效缓解视疲劳。面对课业压力大的现实情况,家长和学校可利用课间休息、体育课、周末假期等时间段,灵活安排户外活动,让孩子远离屏幕、亲近自然。坚持日常户外锻炼,不仅有助于预防近视,还有利于促进身体发育、增强免疫力,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护眼良策。

保持良好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用眼

不良的读写习惯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和老师应指导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约33厘米),胸部与课桌保持一拳的距离,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左右。这就是传统提倡的“一尺、一拳、一寸”原则。同时,确保室内有充足的照明光线,避免孩子在昏暗环境下看书写字。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约20分钟后,就应提醒孩子休息片刻、眺望远方,让紧张的睫状肌放松下来。良好的用眼习惯能有效减少视疲劳,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保障用眼健康

电子屏幕的普及使孩子过早、过度地接触手机、平板等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加重眼睛负担。家长需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电子屏幕。对于需要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青少年,尽量选择大屏幕、分辨率高的设备,并根据环境调整屏幕亮度,减少蓝光刺激。要避免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盯屏,每隔一段时间就让眼睛休息放松。此外,睡眠不足也会增加眼睛的疲劳,降低视觉调节能力。家长应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看书或玩电子产品,为眼睛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早矫正问题

即使平时注意护眼,孩子仍可能因为遗传等因素出现视力下降的苗头。因此,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学龄儿童每半年至一年应检测一次视力。如发现视力下降或近视倾向,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佩戴合适的眼镜或角膜塑形镜(OK镜),并进一步加强用眼卫生。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防止低度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家长和老师平时也应留意孩子的用眼行为:如果孩子经常眯眼看东西或歪头看黑板,可能是视力出了问题,应尽早检查并矫正。

结语

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某一方力量可以单独完成,而是需要家庭、学校以及孩子三方的共同参与与坚持。家长要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和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合理用眼的意识;学校则应在课程安排中合理设置户外活动时间,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电子设备的教学使用频率;孩子本人也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逐渐建立起对视力健康的主动保护意识。从每天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到规范坐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读写距离;从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过度用眼,到定期开展视力检查、及早发现视力异常,每一个环节看似简单,却都在默默守护孩子的眼健康。近视并非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宿命”,通过科学干预、持续努力,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或延缓其发展,降低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让我们共同筑起一道“防近视”的坚实屏障,帮助孩子拥有健康、清晰的视力,饱览缤纷多彩的世界,迎接更加光明的人生未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