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孩子才上高中,近视度数半年涨了200度,散光涨了100度,换了眼镜还是看不清,这到底咋回事?” 偶尔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诊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视力突然下降、度数猛涨,未必都是近视加深,还有可能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眼病 —— 圆锥角膜在 “作祟”,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需警惕。
一、这些异常信号,可能是圆锥角膜找上门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逐渐变薄、向前凸出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的眼病。该病多发于15~20岁青少年。常双眼先后发病。它早期症状和近视很像,不少人会误把它当成普通近视来处理,直到视力越来越差才察觉不对。其实,只要留意以下几个信号,就能早发现端倪:
首先是视力下降 “加速度” 。一般青少年近视,每年度数增长大多在 50-100 度,可要是得了圆锥角膜,短短几个月度数就可能涨 100 度以上,就算刚配了新眼镜,没几天看东西又模糊了。
其次是看东西 “变样” 。比如看直线变成曲线,把方桌子看成梯形,看字还会出现重影,这是因为角膜变成锥形后,光线折射混乱,成像就歪了。
还有夜间视力差 。晚上看路灯、车灯时,会看到一圈圈光晕,对面来车的灯光特别刺眼,甚至看不清道路标线,这对需要夜间出行的人来说,安全隐患极大。
二、确诊不难,做对检查是关键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别再随便去眼镜店配镜,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眼科做专业检查。目前常用的检查有三种,能精准排查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检查是 “金标准”。它就像给角膜拍 “3D 地图”,能清晰显示角膜的形态和曲率变化,有没有锥形突出、哪里变薄了,医生一看就能判断。
角膜厚度测量也不能少。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会比正常人薄。随着病情进展,角膜会越来越薄。测量厚度能帮医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还能帮助判断治疗时机。
另外,视力检查和验光也能辅助判断。如果验光发现近视、散光度数短期内突然飙升,那就要高度怀疑是圆锥角膜了。
三、别把圆锥角膜和近视混为一谈虽然两者都导致视力下降,但本质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大不一样,混为一谈会耽误病情:
从原因来说,近视主要是眼轴变长或角膜、晶状体屈光力太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而圆锥角膜可能和角膜胶原数量减少或胶原纤维结构变化、遗传等因素有关,角膜 “变弱” 后慢慢凸出变薄。
从治疗来看,近视可以通过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激光手术或晶体植入手术矫正,效果稳定;但圆锥角膜的近视和散光不能做激光手术矫正,早期可以戴框架眼镜或专门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提高视觉质量,病情进展需要做角膜胶原交联术,严重时还得进行角膜移植。
四、做好这几点,守护角膜健康圆锥角膜虽然凶险,但早预防,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预防重点在于减少诱因、早期发现和控制进展。首先要改掉揉眼的坏习惯。用力揉眼会让角膜受压,尤其是有圆锥角膜家族史的人,揉眼会增加发病风险。其次是控制过敏。如果眼睛痒,特别是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孩子,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或冷敷减轻症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另外,还要定期做眼科检查。青少年视物模糊、频繁更换眼镜度数、视物变形、眩光加重或有圆锥角膜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半年查一次眼睛,早发现、早预防,才能避免病情恶化。
治疗上,确诊后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戴 RGP 要注意镜片清洁,防止感染;做了角膜胶原交联术,术后要避免揉眼、防止外伤,按时滴眼药水;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术后要坚持吃抗排斥药,定期复查,才能让新角膜正常工作。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要是发现视力下降异常,别只想到近视。记住,及时排查圆锥角膜,帮助我们守护好清晰的 “视” 界。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