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琳  单位:隆昌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2

在康复护理领域,运动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每一步转变都蕴含着科学的康复理念与方法,今天就为大家揭开康复护理中运动训练的神秘面纱。

被动运动:康复的基石

被动运动是康复训练初期极为重要的一环,尤其适用于因疾病、损伤导致肢体无法自主活动,或肌力严重低下的患者。这种运动方式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类治疗方法,其主要依靠外力,如关节可动范围内的运动、关节松动技术等。

被动运动的作用不可小觑。首先,它能够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挛缩。想象一下,关节就像精密的机械零件,长时间不活动就会生锈卡顿,而被动运动就如同给关节上润滑油,让其保持灵活。其次,被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肌肉、骨骼等组织,同时带走代谢废物,有助于减轻肢体肿胀,加速损伤修复。此外,被动运动还能刺激神经感受器,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为后续主动运动的恢复奠定神经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理解和配合能力;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协调性;功能障碍部位、程度;以及患者的管路情况等。在进行被动运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粗暴操作造成关节损伤。每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地增加,切不可急于求成。例如,对于膝关节术后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应该在患者无痛的范围内,缓慢屈伸膝关节,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角度。

助力运动:迈向主动的桥梁

随着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肌力有所恢复,便进入助力运动阶段。助力运动是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一定的辅助力量,帮助其完成原本难以独立完成的动作。辅助力量可以来自辅助者的手法辅助、器械(如滑轮、弹簧等)的助力,或是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

助力运动的核心在于“助力”,既要给予适当帮助,又要引导患者主动发力。通过这种方式,患者的肌肉力量能够得到有效锻炼,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也会逐步恢复。比如,对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上肢抬起训练时,辅助者托住患者的肘部给予向上的助力,同时鼓励患者自己用力抬起手臂。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逐渐找回对肢体的控制感,为完全主动运动做准备。

主动运动:康复的目标追求

主动运动是康复训练的高级阶段,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目标。当患者具备一定的肌力和运动控制能力后,便可以进行主动运动。此时,患者无需外力辅助,凭借自身肌肉收缩完成各种动作,如自主的肢体屈伸、坐立、站立、行走等。

主动运动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深远意义。它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关节稳定性,还能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全身的新陈代谢。而且,通过主动运动,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例如,对于骨折康复后期的患者,通过主动的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重新自由行走、上下楼梯、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在进行主动运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训练强度要适中,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初期可以从简单的动作开始,如坐位抬腿、握拳伸展等,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要注重运动的质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模式,避免因错误动作导致二次损伤。此外,结合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全面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

结语: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康复护理中的运动训练是一个逐步推进、层层递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不可或缺,都凝聚着康复医学的智慧与关爱。通过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患者能够重新掌控自己的身体,从被动接受治疗走向主动追求健康,开启全新的生活篇章。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应该深入了解康复运动训练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团队,共同为康复目标而努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
2025-03-28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