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900万,比2022年增加84.3%;癌症死亡人数将达到1050万,比2022年增加93.2%。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
西医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贡献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精准定位和切除病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放疗和化疗。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化疗则通过药物干扰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尽管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它们在治疗恶性肿瘤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逐渐崭露头角。这些方法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或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更高的精准性和更低的副作用。
中医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特色
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脏腑、气血、阴阳等多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恶性肿瘤时,中医注重调整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辨证论治,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目的。同时,中医还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多样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多样,包括内治法、外治法等。内治法主要通过口服中药、针灸、拔罐等手段,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外治法则通过敷贴、艾灸、推拿等方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消肿止痛、抗肿瘤的目的。
减毒增效作用。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减毒增效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预防复发和转移。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与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有关。因此,在治疗肿瘤的同时,还需加强正气的调养,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推拿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是较为重要的防癌措施。此外,避免服用雌激素相关的物质可预防乳腺癌,提前接种HPV和乙肝疫苗可预防宫颈癌及肝癌的发生。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针对可能或已经确诊罹患某种癌症的预防措施。包括认识癌症危险信号(如持续性消化不良、绝经后阴道流血、大小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癌症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定期进行体检和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如乳腺彩超、钼靶、胃肠镜、宫颈涂片、低剂量螺旋CT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在癌症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生物等治疗方法后,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进一步治疗手段,提高生存质量,调节免疫力。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营养支持、体能锻炼、疼痛管理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必要性。通过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服务。同时,恶性肿瘤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策略,包括预防、筛查、治疗和康复等多个方面。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恶性肿瘤这一严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