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小雪  单位:湖南省邵阳武冈市迎春亭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27
2835

 被确诊为糖尿病,不少人会焦虑又迷茫,生怕从此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日常管理方法,糖尿病患者照样可以过上健康又高质量的生活,“吃对、动好、测准血糖”这三大要点,就是打开健康大门的金钥匙,接下来就来拆解这些实用的小妙招。

一、科学饮食:控糖基础的关键所在

饮食对血糖影响显著,糖尿病患者需建立科学饮食结构,控制食物种类与摄入量。

主食方面,要少吃白米饭,白面包之类的精制谷物,把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加进主食清单,燕麦,糙米,全麦面包都可以用来替换部分精米白面,这些全谷物含有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比较慢,可以减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像早餐吃一碗燕麦粥配一个水煮蛋,既感到饱腹又不会让血糖迅速上升。

在控制热量的摄入上,要会控制三大营养素的比例。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例如午餐吃100克杂粮饭,100克清蒸鱼,适量的清炒绿叶菜,既营养又不会让热量超标。还要有规律的吃饭,定时定量,慢慢吃,不要暴饮暴食,以免造成血糖的大幅度波动。

糖尿病患者还要提防那些藏起来的“甜蜜陷阱”,有些看起来很健康的食品,像蜂蜜,果脯,果汁饮料等等,其实含糖量特别高,还有一些加工过的食品,比如饼干,糕点,罐头之类的东西,为了能让味道更好吃,里面也放了很多糖分和油,这些都要少吃,在买吃的的时候,认真看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挑那种糖少,脂肪少但是纤维多的那种产品。

二、合理运动促进血糖平稳

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部分,运动可以加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更有效率地使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有氧运动首选,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可以分5-7天,每天30分钟,比如晚饭后半小时出门散步30分钟,吃饭促进消化,还能稳定血糖。强度因人而异,运动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还能正常说话。

除了有氧运动之外,做力量训练也挺好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而肌肉是消耗葡萄糖的大户,所以肌肉越多,基础代谢率就越高,这样即使你休息的时候,身体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比较常见的力量训练有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一周做2-3次,每次20-30分钟。但是做力量训练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受伤。

运动的时间也很重要。尽量不要空腹或者血糖太高时运动,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或者加重身体负担。一般餐后1-2小时运动最佳,这时血糖相对高些,运动既可以降血糖,又可以避免低血糖。运动时随身带些糖果、饼干之类的含糖食品,一旦有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就吃掉,迅速补充能量。

三、精准血糖监测:实时掌握健康动态变化

准确监测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眼睛”,只有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才能调整饮食、运动等方案,让血糖维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要依照自己的状况,制订适合自己的血糖监测计划,对于病情不太稳定,正在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来说,每天都要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等各个时段的血糖值,至于那些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每周就选2到3天,监测不同的血糖时间点就可以了,而且,别轻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这个指标可以体现过去2到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通常情况下,每3个月检测一次就可以。

正确使用血糖仪,才能得到正确的血糖值,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查看血糖仪和试纸是否在有效期内,仪器和试纸是否正常,采血时,先用温水洗手,擦干后,用酒精消毒采血处,等酒精挥发后再采血,采血时,让血液自然流出,不要用力挤压手指,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影响检测结果,还要定期把血糖仪送到专业机构校准,保证检测数据准确。

糖尿病的日常管理并不复杂,我们只需在饮食上“吃对”、运动上“动好”、血糖监测上“测准”,坚持不懈地过着健康的生活,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与糖尿病和谐相处。患者也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按时去医院复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