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赖文霞  单位:龙川县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5451

脑病是影响患者运动、认知功能的重大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困扰。有效的护理是脑病患者康复的基石,下面我们来聊聊脑病护理的三大妙招,守护患者健康。

脑病护理的重要性

脑病患者的肢体活动受限、认知功能下降,部分患者的生活无法自理,若护理不当,可能引发以下风险:

1.压疮:患者长期卧床,未能经常翻动身体,导致局部皮肤缺血坏死。

2.坠积性肺炎:患者痰液无法及时排出,淤积在肺部,引发肺部感染,危及患者生命。

3.肢体挛缩:脑卒中患者缺乏肢体运动,容易出现关节变硬、肌肉萎缩等症状。

4.误吸:部分患者吞咽困难,在吃固体食物时,可能出现食物呛入气管的情况,导致窒息。

脑病护理的三大“妙招”

妙招一:基础照护

1.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每2小时帮患者翻一次身,翻身后在患者背部、腿部垫上枕头;翻身时,体位应为半坐卧位或侧卧位,不能让患者长时间平躺。皮肤观察:每天检查患者的脚踝、臀部、骶尾部等部位是否出现压疮,若有发红、水泡,需涂抹压疮膏,并垫上减压垫。清洁方法:患者出汗后及时擦身,保持皮肤干燥;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减少尿液对皮肤的刺激。

2.吞咽护理:若患者吃饭时出现流口水、呛咳、食物无法下咽等情况,需采用进食技巧。让患者半坐卧位或坐直吃饭,不要躺着吃饭;多吃豆腐脑、蔬菜泥、鸡蛋羹等糊状食物,不要吃坚果、饼干等过硬食物;每次喂一小口,待患者咽下去后再慢慢喂。

3.便秘预防:患者每天喝水需分多次,喝水量为1500~2000毫升;多吃韭菜、红薯、芹菜等高纤维食物;若3天没有大便,可使用开塞露。

4.尿失禁护理:每天用温水清洗患者会阴部2次;选用透气性良好的尿垫,及时更换;若用导尿管,需用碘伏对尿道口消毒,避免引发感染。

妙招二:并发症预防

1.坠积性肺炎。拍背排痰:用空心掌从患者背部由下往上拍,每次拍5~10分钟,每天拍3~4次。控制拍背力度,要轻一点,不能让患者感到疼痛。深呼吸练习: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来,每天练习10次,有助于排出痰液。

2.防跌倒。优化环境:经常清理地面,保证地面干燥;在卫生间马桶旁边、床边、客厅沙发旁边安装把手;尽量简洁布置家具,不能随便移动家具,避免患者磕碰。注意穿着:患者的鞋需底部带有纹路或使用防滑材质;为患者穿合身的衣服,不能穿袖子过长、裤腿过长的衣服,不利于患者活动。长期陪伴:家属要耐心陪伴患者,当患者起床、走路时注意搀扶,尽量不要让患者单独行动。

3.防肢体挛缩: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帮助患者做上肢、下肢的被动运动。其中,上肢运动需帮助患者屈伸胳膊,每个关节活动5~10次,每天练习2次;下肢运动需帮患者屈伸膝盖、抬脚,每次活动5~10次,每天练习2次。

妙招三:康复干预

1.肢体功能康复。主动运动:鼓励患者做握力练习,扶着椅子站立5~10分钟,每天运动3次。辅助工具:对行走困难的患者,用拐杖、轮椅帮助患者行走,鼓励患者多走动。

2.认知功能康复。记忆训练:让患者每天重复多次亲人的名字、生日、电话号码,提供图片让患者识别物品。注意力训练:让手能动的患者搭积木、穿珠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训练:对说话困难的患者,耐心教简单的发音,或者用图片、手势与患者沟通。

3.心理护理。多聊天:当患者出现不愿意吃饭、乱发脾气或沉默寡言等情况时,可能是内心焦虑、抑郁所致,此时需要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沟通技巧:对患者说话要简单一点、慢一点,不要顶撞患者。如:家属说“我们吃饭了”,不要说“你该吃饭了”;当患者说“我还没吃饭”,家属说:“那好,我们一起再吃点。”

综上所述,脑病护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家属要掌握基础照护、并发症预防、康复干预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健康状况,让脑病患者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