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玲  单位:沐川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606

在现代医学领域,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重症脑卒中患者,不仅面临生命危险,还可能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此时,科学、专业的护理工作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患者照亮康复之路。通过系统且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那么,护理究竟如何助力重症脑卒中患者快速恢复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

严密监测,为生命保驾护航

生命体征监测。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对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护理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例如,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脑部的血液灌注,血压骤升可能引发再出血,而血压过低则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加重脑损伤。通过持续、精准的监测,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异常,护理人员可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除了基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护理人员会定期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通过呼唤患者姓名、观察瞳孔对光反射、评估肢体活动能力等方式,判断患者病情进展。例如,若患者原本清醒,突然出现意识模糊、瞳孔不等大等情况,很可能提示病情恶化,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功能评估,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尽早发现潜在问题,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呼吸道护理。重症脑卒中患者由于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等原因,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会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还会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稀释痰液。此外,在患者进食时,护理人员会协助调整合适的体位,防止食物反流引起误吸,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压疮,尤其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其肢体活动受限,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更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可能性。护理人员会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一次,并使用减压床垫、减压贴等辅助器具,减轻骨隆突处的压力。同时,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刺激皮肤。通过这些细致的皮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早期康复,助力功能恢复

肢体功能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会协助康复治疗师尽早开展肢体功能训练。从被动活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例如,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随着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鼓励患者进行床边坐起、站立、行走等训练,逐步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塑,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语言和吞咽功能训练。许多重症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语言障碍患者,护理人员会配合语言治疗师,通过发音训练、词汇练习、对话交流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对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种类和进食方式,如采用糊状食物、少食多餐等,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如冰刺激、空吞咽等,逐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心理关怀,重建康复信心

重症脑卒中患者在面对身体功能障碍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治疗效果。护理人员会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慰。同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进展和康复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过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营造温馨的康复环境。

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严密的病情监测到精心的并发症预防,从早期的康复训练到贴心的心理关怀,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爱心。通过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希望每一位重症脑卒中患者都能在优质护理的陪伴下,迎来康复的曙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