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洁  单位: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2
594

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在我国患者数量高达2.45亿,但控制率仅15.3%。很多人仅将“头晕”视作高血压的唯一警报,却不知当器官在高压环境下持续受损时,症状往往隐匿不典型。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器官损伤常常已不可逆。因此,识别早期信号、科学防控高血压至关重要。

高血压如何“伤器官”

高血压主要通过持续的高压冲击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最终造成靶器官损伤。

1.血管病变:高压血流冲击使血管内皮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管腔狭窄。2.靶器官供血障碍:硬化狭窄的血管无法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影响器官功能。3.心脏负荷过重:为对抗升高的血管阻力,心脏需更用力泵血,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腔扩大,最终引发心力衰竭。4.微血管损伤:肾、视网膜等部位的细小血管对高血压敏感,易发生痉挛、硬化甚至破裂。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器官损伤

高血压对器官的损害具有累积性和隐匿性,即便患者没有明显不适,血管和器官也可能在“悄然受损”。若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

1.心脏受累:患者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心跳加速、节律不齐(心悸),轻微活动如爬楼梯就会感到气喘吁吁、呼吸困难,或胸部出现闷痛、压榨感。这些症状表明心脏长期负荷过重,可能已出现心肌缺血、冠心病甚至心力衰竭。2.脑血管病变:持续性或阵发性头晕、眩晕,晨起时搏动性头痛,突发视物模糊、一过性黑蒙,言语不清、单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都可能预示着脑血管病变。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当出现剧烈头痛、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等典型卒中症状(FAST法则)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3.肾脏损伤:晨起眼睑浮肿、傍晚下肢凹陷性水肿,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尿液中泡沫经久不散(蛋白尿)或颜色变深(血尿),这些表现提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若不及时干预,高血压肾病可进展为尿毒症,需透析或肾移植治疗。4.眼部病变: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渗出或出血,引起视力模糊、黑影飘动、视野缺损,严重时可致视网膜脱离、失明。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5.其他警示信号:颈部发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顽固性肢体麻木、莫名鼻出血等,也可能与高血压血管病变相关,需引起重视。

防胜于治:护士教你守护器官健康

面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威胁,规律治疗和健康生活是关键。请大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规律用药:遵医嘱服药,切忌自行停药、减量或换药。血压达标且稳定是防控高血压的关键。很多严重并发症源于患者“没感觉就不吃药”的错误观念。2.定期监测:家中自备血压计,规律监测并记录血压。不仅要关注血压数值,更要留意上述警示症状。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心电图、肾功能、尿常规、眼底等靶器官检查。3.健康饮食:严格限盐(每日<5克),减少酱油、咸菜、加工食品的摄入;采取低脂饮食,控制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4.坚持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5.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超标(BMI≥24kg/m²)或肥胖(BMI≥28kg/m²)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管理体重。6.戒烟限酒,心态平和:戒烟,限制饮酒(男性<25g酒精/天,女性>15g酒精/天)。保持乐观心态,学会减压,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高血压的危害远超想象,但通过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若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心、脑、肾等功能,并定期监测血压。记住:控制血压,就是守护生命器官。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