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永习  单位:东营市东营区史口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516

近年,高血脂(血脂异常)患病人群逐年升高,呈现患病率高、年轻化趋势明显、患者对疾病知晓率和控制率低的特点,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元凶之一。那么,如果您发现自己血脂偏高,甚至接近临界值,该了解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份“血脂管理清单”请收好!

定期监测

血脂检查不能只做一次!定期监测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管理血脂的关键第一步。

了解血脂的目标值分层

血脂不是降到正常范围就万事大吉了!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不同风险人群的LDL-C目标值不相同。极高危人群(如已患冠心病、脑梗死或糖尿病合并器官损害):LDL-C<1.4 mmol/L(55 mg/dL)且较基线降低≥50%。超高危患者(如复发ASCVD):LDL-C<1.0 mmol/L(40 mg/dL)。高危患者(如患高血压+吸烟):LDL-C<1.8 mmol/L(70 mg/dL)。

血脂管理

颈动脉超声

对于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个非常实用且重要的评估手段,设备要求不高,敏感性好。它能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迹象——斑块。稳定型斑块(内膜厚度≥1.5mm)提示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斑块(溃疡征象)风险高,需由基层医院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评估处理。

科学用药

依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血脂管理标准,推荐中等强度他汀(如阿托伐他汀10-20 mg/d、瑞舒伐他汀5-10 mg/d)作为起始剂量(因东亚人群对他汀更敏感)。所有ASCVD患者,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疾病,无禁忌症时均需长期服用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LDL-C≥4.9 mmol/L(190 mg/dL)者直接启动他汀进行一级预防,另外,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合并危险因素)需他汀治疗,10年ASCVD风险≥7.5%的中高危人群建议他汀治疗(基于China-PAR评分)。

服药后监测

用药前需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肌酸激酶(CK)。用药后注意复查,首次复查在使用他汀药物后4-12周,需评估LDL-C达标情况及安全性。若达标且无不良反应,每6-12个月复查血脂和肝功能。若未达标,需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

他汀可能影响肝功能,用药前、用药后4-12周需要检测ALT/AST。如ALT/AST升高>3倍正常上限则暂停他汀,查找原因。如轻度升高(<3倍正常上限)则可继续用药,密切监测。

用药后自我管理

服用药物后需要警惕以下身体信号,出现这些情况请尽快就医!出现肌肉症状(疼痛、无力)时立即就医,检测肌酸激酶。肌酸激酶>10倍正常上限或伴横纹肌溶解症状(如酱油色尿)须立即停药并紧急就医!

特殊人群的监测建议

≥75岁老年人因肌病和肝代谢能力下降风险增加,需更频繁监测。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时避免高剂量他汀(如瑞舒伐他汀>10 mg/d)。联合用药患者,与他汀联用CYP3A4抑制剂(如克拉霉素、胺碘酮)时,需警惕肌病风险。

何时该停药或换药

肝功能异常(ALT/AST>3倍正常上限且持续升高)、肌酸激酶>10倍ULN或确诊横纹肌溶解时,必须停药。严重过敏反应、反复肌肉症状但肌酸激酶正常、肝酶轻度升高(<3倍正常上限)但无法耐受时可考虑减量或换药。

血脂管理贵在坚持!知晓目标、坚持监测、合理用药、关注身体信号!守护血管健康,远离心脑疾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