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芳  单位:南充市高坪区青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22
47

孩子发烧是家长最常遇到的育儿难题,不少家长看到孩子体温升高就慌了神,要么过度依赖退烧药,要么用捂汗等错误方式降温。其实,发烧是孩子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正常反应,科学护理能帮助孩子更舒适地度过病程。作为社区护士,结合日常护理经验,我为家长们总结了一套实用的孩子发烧家庭护理方法。

一、先搞懂:孩子发烧≠要立刻 “退烧”发烧不是疾病,而是 “防御信号”—— 通过升温抑制病原体繁殖、增强免疫细胞活性。腋下温度 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热,39.1-40℃为高热,超 40℃为超高热。

婴幼儿短期内低热(38℃以下)且精神好(能玩、能吃),无需急着用退烧药,盲目降温可能干扰免疫。若体温超 38.5℃,或出现烦躁、哭闹、睡眠差,需通过护理或药物降温。此外,孩子运动、哭闹后或穿太厚时,体温可能暂时升至 38℃以下,休息 30 分钟后再测,通常会恢复正常。

二、正确测体温:选对工具 + 掌握方法准确测温是判断发烧程度的基础,需按孩子年龄选工具:0-3 个月婴儿:用电子体温计测腋下(擦干汗液,探头放腋窝中央,夹紧 5 分钟,正常 36-37.2℃),或红外体温计测额温(多次取平均),避免口腔、直肠测温。3 个月以上幼儿:可选电子体温计测腋下或口腔(半小时未进食,探头放舌下,闭口 3 分钟,正常 36.3-37.2℃);不配合者用红外耳温计(清洁耳道,对准鼓膜,测 2-3 次取最高,正常 36.5-37.5℃)。

避免在孩子刚睡醒、饭后、洗澡后半小时内测温,每次用前清洁体温计(电子的用酒精棉片擦,红外的清洁探头)。

三、家庭降温:物理降温 + 环境调节孩子体温低于 38.5℃,或超 38.5℃但精神好,可先物理降温 + 调环境:物理降温:重点是 “散热”,别捂汗(孩子汗腺不完善,捂太厚易致 “捂热综合征”)。①减衣物:穿宽松纯棉衣,解开领口袖口,手脚热时可只穿内衣;②温水擦浴:用 32-34℃温水擦额头、颈、腋窝、腹股沟、四肢,10-15 分钟后擦干;③补水分:少量多次喂温开水,1 岁以上可喂稀释果汁、米汤,防脱水。环境调节: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室温 22-26℃,湿度 50%-60%,避免空调直吹,用空调时可放盆水防干燥。

四、退烧药使用:认准成分 + 按剂量孩子体温超 38.5℃,或因发烧不适,需用儿童专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合 3 个月以上)、布洛芬(适合 6 个月以上),别用成人药(如阿司匹林,可能致瑞氏综合征)。

用药注意:①按体重算剂量(看说明书 “每公斤用量”),别按年龄估;②对乙酰氨基酚隔 4-6 小时 1 次,24 小时不超 4 次;布洛芬隔 6-8 小时 1 次,24 小时不超 4 次,不建议交替用(除非医生指导);③观察不良反应(皮疹、呕吐等),出现即停药咨询医生;④别混合用药(部分复方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易过量)。退烧药仅缓解不适,不是 “治愈” 发烧,体温降至 38℃以下即可。用药后仍超 39℃或精神差,需就医。

五、警惕危险信号: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就医多数孩子发烧是病毒感染,3-5 天可恢复,但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①高烧不退(超 39℃用退烧药无效,或发烧超 3 天);②精神差(嗜睡、哭闹不止、唤不醒,对玩具食物无反应);③伴抽搐、喷射性呕吐、腹泻超 5 次(有脱水迹象,如尿量少、口唇干)、呼吸困难、皮疹、耳朵痛;④3 个月以下婴儿发烧(腋下超 37.5℃)或有基础疾病(心脏病、肾病等)的孩子发烧。

总之,孩子发烧并不可怕,家长无需过度焦虑。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做好体温监测、环境调节和合理用药,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就能帮助孩子安全度过发烧期。作为社区护士,若家长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疑问,也可随时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