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卧床的患者因疾病或治疗需要,往往面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加重原发疾病,延长住院时间。因此,科学合理的肢体功能锻炼是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锻炼原则: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个体化评估
锻炼前需由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心肺功能等,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
对于意识不清或无法主动配合的患者,应以被动运动为主;对于意识清醒、肌力较弱的患者,可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
循序渐进
锻炼强度和时间需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例如,初期可进行5-10次关节活动,每次持续5-10秒,随着患者适应能力增强,再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长。
避免过度疲劳,若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或心率加快,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告知医护人员。
安全防护
锻炼时需确保患者体位稳定,防止跌落或滑脱。对于无法自主翻身的患者,需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或定时翻身。
锻炼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确保安全。
良肢位摆放:预防并发症的基础
良肢位摆放是保持肢体良好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仰卧位
头部:在患者头下垫一薄枕,使头偏向一侧,避免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同时防止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上肢:患者双肩下垫一软枕,使肩部稍微抬高,防止肩关节后缩。上肢伸直,掌心向上,手指自然伸展,在腕部垫一小软枕,保持腕关节背伸位,防止手指屈曲挛缩。
下肢:在大腿外侧和小腿下方各垫一软枕,使髋关节稍外展,膝关节微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可在足底放置硬枕或沙袋,防止足下垂。
健侧卧位
头部:用软枕支撑,保持舒适体位。
上肢:健侧上肢自然伸展,患侧上肢向前伸展,放在胸前枕头上,肩关节前屈约90度,肘、腕、指关节自然伸展。
下肢:健侧下肢自然伸直,患侧下肢稍屈髋、屈膝,放在健侧下肢前方,用软枕支撑,避免患侧下肢受压。
患侧卧位
头部:用软枕支撑,使头部稍向前屈。
上肢:患侧上肢向前伸展,肩关节前屈约90度,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健侧上肢自然放在身体上方或身后枕头上。
下肢:患侧下肢在后,稍屈髋、屈膝,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健侧下肢在前,自然屈髋、屈膝,用软枕垫在两腿之间,防止患侧下肢受压。
良肢位摆放应每隔2-3小时更换一次,以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同时也能避免单一姿势带来的不适。
具体锻炼步骤:分部位、分阶段进行
上肢功能锻炼
肩关节活动
被动运动:医护人员一手托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握住腕部,缓慢将手臂向上抬起至患者耐受范围,再向外伸展,重复10-15次。
主动运动:患者意识清醒后,可尝试自行抬臂、外展或内收,动作需缓慢,避免过度牵拉。
肘关节屈伸
被动运动:一手扶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握住腕部,交替进行伸直与屈曲运动,每次停留3-5秒,重复10-15次。
主动运动:患者可尝试用健侧手辅助患侧手进行屈伸动作,逐步增强肌力。
腕关节与手指活动
被动运动:一手握住患者手腕,另一手轻轻屈伸其手指,或进行左右摆动运动,重复10-15次。
主动运动:患者可尝试握拳、伸展手指,或使用握力球进行抗阻训练。
下肢功能锻炼
踝泵运动
屈伸运动:患者平卧于床,下肢放松,缓慢勾起脚尖至最大限度,保持5-10秒后放松,再缓慢下压脚尖至最大限度,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2-3组。
环绕运动:以踝关节为中心,带动足部做360度环绕,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动作幅度尽量大,重复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2-3组。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患者平卧于床,大腿紧贴床面,用力收缩大腿肌肉,使髌骨有向上运动的感觉,持续5-10秒后放松,重复3-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2-3组。
直腿抬高
患者平卧于床,双腿伸直,缓慢抬起一侧下肢至与床面呈一定角度(初期可抬高15-20厘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换另一侧重复,每侧进行10-1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2-3组。
膝关节屈伸
被动运动:一手扶住患者膝关节,另一手握住脚踝,缓慢弯曲膝关节至最大限度,再缓慢伸直,重复10-15次。
主动运动:患者可尝试自行屈伸膝关节,或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
腰背部功能锻炼
翻身练习: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手拇指置于健侧手上方,屈膝,将双上肢摆向健侧,借助惯性翻向健侧。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完成翻身动作,避免拖拽。
侧方抬腿:患者翻向好腿一侧,侧卧平稳,脚趾朝前,缓慢抬起患侧腿至与肩同宽,停顿5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2-3组。
呼吸功能锻炼
腹式深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用鼻子缓慢吸气,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憋气2秒后,用口缓慢呼气,腹部凹陷。重复进行,每次练习5-10分钟。
抗阻力呼吸(吹气球):患者深吸一口气后,缓慢将气吐入气球中,尽量将气球吹大。每日进行2-3次,每次吹气球5-10次。
注意事项:细节决定成败
避免过度疲劳:锻炼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强度和时间,避免因过度疲劳导致肌肉拉伤或病情加重。
保持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时需在正常范围内进行,避免过度牵拉或旋转,尤其是肩关节和髋关节,防止脱位或损伤。
预防压疮:长期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或软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预防深静脉血栓:除了踝泵运动外,还可使用双下肢气压泵等医疗设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特殊情况处理
意识不清或无法配合的患者:以被动运动为主,由医护人员协助完成关节活动、肌肉按摩等,动作需轻柔缓慢,避免粗暴操作。
骨折或术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避免因不当运动导致骨折移位或伤口裂开。
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锻炼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告知医护人员。
肢体功能锻炼是ICU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