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在很多家庭的药箱里,板蓝根似乎是“万能神药”般的存在。无论是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还是预防流感、手足口病,不少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它。但板蓝根并非真的能包治百病,更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只有科学认识它的功效与禁忌,才能让这味常见中药发挥应有的作用。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中医认为,板蓝根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等病症。从现代药理学研究来看,板蓝根中含有靛蓝、靛玉红、多糖等成分,这些成分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毒、抗菌和解热作用,这也是它被广泛用于感冒等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因。
但需要明确的是,板蓝根并非治疗所有疾病的“万能钥匙”。感冒在中医上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不同类型,板蓝根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等。而对于风寒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等,服用板蓝根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因苦寒之性损伤脾胃阳气,加重病情。
除了感冒类型的限制,板蓝根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也有明确的适用范围。比如,它对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细菌性肺炎、细菌性扁桃体炎等,就难以发挥显著疗效,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跌打损伤等外科疾病,板蓝根更是无能为力。
更重要的是,板蓝根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脾胃虚寒者就是服用板蓝根的禁忌人群之一。这类人群本身脾胃功能较弱,常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等症状。而板蓝根苦寒,容易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症状加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也需谨慎使用板蓝根。虽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证明板蓝根会对胎儿或婴幼儿造成严重危害,但由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时期,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使用板蓝根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服用。
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也较差。因此,儿童服用板蓝根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服用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时,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使用,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此外,对板蓝根过敏的人群绝对不能服用。部分人服用板蓝根后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如果曾经有过对板蓝根过敏的经历,一定要避免再次使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板蓝根呢?首先,要在明确病症的前提下使用,只有当症状符合板蓝根的适用范围时,才能考虑服用。比如风热感冒初期,出现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时适用,风寒感冒则不建议用。其次,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控制剂量和服用时间,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服用时间。成人一般每次服用10-15克,儿童需按体重折算减量,连续服用不宜超过3天。一般来说,板蓝根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脾胃。此外,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肠胃负担。若需与其他药物同服,比如感冒药、退烧药等,需间隔1-2小时,并咨询医生或药师,防止药物相互作用。最后,在服用板蓝根期间,要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及时就医。
总之,板蓝根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有其明确的功效和适用范围,但它并非万能神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我们要摒弃对板蓝根的盲目崇拜,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在使用前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特性,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让板蓝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