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松武  单位:永嘉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70

在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漫长旅程中,临床营养犹如一把“金钥匙”,精准调控着人体的代谢平衡,为患者打开加速康复的大门。它不仅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疾病治疗的“隐形支柱”,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

营养:疾病治疗的“隐形战场”

当人体遭受疾病侵袭时,代谢系统会进入“应激状态”。例如,术后患者肌肉蛋白质分解速度是日常的3倍,每日流失量相当于4个鸡蛋的蛋白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因长期禁食,体重骤降、肠道功能受损,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病情走向。此时,营养治疗不再是简单的“补充能量”,而是通过精准干预代谢失衡,为身体修复提供“原材料”。

临床营养的核心在于“个体化方案”。以84岁高龄的阙奶奶为例,她因外伤入院,同时患有脑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十余种基础疾病,血红蛋白低至100g/L,白蛋白仅28.1g/L。营养团队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确诊其严重营养不良,量身定制肠内营养方案。仅14天,她的血红蛋白升至120g/L,白蛋白升至34g/L,从卧床不起到能搀扶坐起,营养治疗成为她康复的“关键转折点”。

营养康复的“科学密码”

营养康复的原理,在于通过科学饮食干预,纠正代谢紊乱、加速组织修复、提升免疫功能。其核心原则可概括为“五维营养支持”:

高蛋白饮食:修复肌肉与组织,术后患者每日蛋白质需求达每公斤体重1.2~2克,其中乳清蛋白吸收速度比普通蛋白快40%,堪称“营养专列”。

适量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全谷物,避免精制糖,为身体提供持久能量。

健康脂肪:Omega-3脂肪酸可减轻炎症,促进脑健康,而反式脂肪与过量饱和脂肪则需严格限制。

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锌增强免疫力,维生素D与钙协同提升骨密度。

水分与膳食纤维:每日1.5~2升水防止脱水,膳食纤维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

以糖尿病患者为例,通过精准管理碳水化合物摄入、补充膳食纤维,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风险;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高蛋白饮食结合Omega-3脂肪酸,能有效对抗肌肉流失,提升治疗耐受性。

营养治疗的“三大武器”

临床营养的实施需借助多样化手段,形成“三位一体”的治疗体系:

饮食调整: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平衡营养摄入。例如,高血压患者需限制食盐至每日2~6克,冠心病患者应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营养补充剂:针对特定人群或疾病,补充维生素D、铁质、乳清蛋白等关键营养素。例如,孕妇需额外补充叶酸与钙质,老年人需增加维生素D与钙摄入以预防骨质疏松。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通过鼻饲管、胃肠造瘘或静脉输液提供营养。例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预消化型肠内营养制剂,可逐步恢复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营养治疗的“经济账”

营养治疗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临床效果上,更在医疗经济学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表明,规范化营养管理可使康复速度提升25%,并发症减少40%,住院时间缩短3~5天。以肠梗阻患者为例,营养治疗介入后,腹泻症状可在3天内缓解,避免长期禁食导致的肠道功能衰退;肺癌术后患者通过个性化营养方案,食欲与体力显著提升,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全民营养:从医院到社区的延伸

临床营养的普及,需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网络。医院设立营养科,开展营养筛查、评估与治疗;社区开设营养咨询门诊,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指导;家庭则需掌握基础营养知识,如使用食物秤控制分量、通过握力测试监测肌肉状况。例如,老年人可通过“442饮水法”(晨起400ml温水,餐前40分钟200ml,睡前2小时200ml)预防便秘,运动员则需在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乳清蛋白与碳水化合物,加速肌肉恢复。

从医院到家庭,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营养支持正成为每个人守护健康的“终身伴侣”。正如医学界所言:“三分治,七分养”,而“养”的核心,正是科学营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