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后疼痛护理是指针对手术后患者出现的疼痛问题,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康复。具体来说,术后疼痛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术后疼痛的分类
1.根据疼痛的时间分类
(1)急性疼痛:术后疼痛通常属于急性疼痛,其持续时间以三个月为限。一般来说,术后疼痛在手术后即刻发生,持续不超过7天,常见于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如果在三个月内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演变为慢性疼痛。
(2)慢性疼痛:术后急性疼痛未积极治疗可能演变为慢性疼痛,其持续时间可超过三个月,甚至持续半年到数年之久。
2.根据疼痛的系统器官组织分类
(1)躯体性疼痛:与皮肤、肌肉、皮下组织及其他组织和器官受牵拉或者切除后的感觉异常相关,如切口处疼痛。
(2)内脏性疼痛:涉及内脏器官的操作,如胃肠道手术、心脏手术等引起的疼痛,通常难以准确定位,具有刺痛、胀满或绞痛的特征。
3.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
(1)锐痛:疼痛感觉尖锐,如切口受到牵引时产生的强烈疼痛。
(2)钝痛:疼痛感觉较为迟钝,如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感受到的切口处疼痛。
(3)酸痛:疼痛伴有酸胀感,可能与肌肉长时间紧张或缺血有关。
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妙招
1.非药物治疗护理
(1)物理治疗
①冷敷或热敷:术后24小时内,冰敷是缓解疼痛与肿胀的有效方法。每次冰敷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避免冻伤皮肤。冰敷温度以4~10℃为宜,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冰块进行。注意,伤口、皮肤破损处及对冷刺激过敏部位禁止冰敷。
术后48小时后,可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热敷温度保持在50~60℃,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次热敷时间约20~30分钟。
②按摩与推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疼痛部位进行轻柔的按摩和推拿,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感。
(2)分散注意力
①听音乐:选择患者喜欢的音乐,通过五音疗法来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②阅读书籍:为患者提供轻松愉快的书籍,鼓励其阅读,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③观看电影或电视节目:选择患者感兴趣的电影或电视节目,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来缓解疼痛。
(3)放松技巧
①深呼吸练习: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缓慢吸气,屏气片刻,再缓慢呼气,每次练习5~10分钟),通过放松身体和心情来缓解疼痛。
②渐进性肌肉松弛:从头部开始,逐渐放松全身肌肉。每个部位先紧张5~10秒,然后迅速放松,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变化,有助于减轻身体紧张和疼痛。
2.生活调理与心理支持
(1)保持良好的体位姿势:根据手术部位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体位姿势休息,避免对伤口造成不必要的压迫和牵拉。
(2)均衡的饮食:早期建议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粥、蛋羹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如青菜、苹果等)、高蛋白食物(如牛肉、猪肉)、蛋类豆制品(如鸡蛋、豆浆)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橙子);恢复中期建议继续摄入瘦肉、蛋类、豆类、奶制品,并适当增加水果的摄入(如山楂、猕猴桃),但要注意不可过量补钙,以免影响骨折愈合;恢复后期饮食应注重钙质的补充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以促进新骨的形成和骨折的完全愈合。
(3)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通过倾听患者的疼痛主诉、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疼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其他护理妙招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更换药物和敷料,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换药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2)定期随访和评估: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康复进展。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总之,骨折术后疼痛需综合管理,通过非药物治疗、生活调理、心理支持及药物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护理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人性化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