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发生,却能给患者带来致命的威胁。因此,了解并实践VTE的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
1.第一步:风险识别与评估
预防VTE的第一步是准确识别并评估患者的风险。VT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肥胖、长时间卧床或久坐、手术、创伤、妊娠、癌症等。因此,对于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各种风险评估工具来评估患者的VTE风险。例如,Caprini评估表常用于外科患者,Padua评估表适用于内科患者,而Wells评估表或Geneva评估表则用于疑似急性PTE(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评估。这些评估工具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多种风险因素,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风险评分,从而指导后续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估来初步判断自己的VTE风险。比如,如果你长时间坐着不动、缺乏运动、体型肥胖或有家族血栓病史,那么你就应该警惕VTE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第二步:综合预防措施
一旦识别出VTE的高风险人群,就需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其发生风险。这些措施可以分为基础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三大类。
(1)基础预防
①适量运动。运动是预防VTE的关键。对于长时间卧床或久坐的人群,应鼓励其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床上翻身、抬腿、踝泵运动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②抬高双足。在长时间坐着或躺着时,可以适时抬高双足,帮助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淤滞。
③良好饮食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和高盐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④充足饮水。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物理预防
①梯度压力弹力袜。这是一种特殊的袜子,通过施加梯度压力,减少下肢静脉血液淤滞,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②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周期性充气放气,模拟肌肉收缩,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③足底静脉泵。通过刺激足底静脉,促进血液回流,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预防方法。
(3)药物预防
对于高危人群或已经发生血栓的患者,药物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或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来预防血栓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预防并非人人适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关注出血等不良反应。
3.第三步:护理与监测
对于已经发生VTE的患者,护理与监测同样重要。这包括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及手术治疗的护理。
(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并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患肢温度、皮温、肿胀程度等,以及有无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同时应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手术治疗的护理
对于部分VTE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血栓切除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手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等。
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按摩患肢。对于已经发生血栓的患者,应避免对患肢进行按摩或挤压,以免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②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患者应戒烟限酒。③控制体重。肥胖是VTE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VTE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年轻人同样有可能发生。特别是那些长时间坐着不动、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应警惕VTE的发生。一旦出现疑似VTE的症状,如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