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珊  单位:乐山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1212

“刚说的话转头就忘,是不是开始老了?”生活中,很多人把记忆力下降直接和衰老画等号,尤其年轻人常自嘲“年纪轻轻记性就不行了”。但事实上,记忆力下降并非衰老的专属标签,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暗藏着更复杂的健康隐患。

一、记忆力下降:不只是“老了”这么简单

人类的记忆功能与大脑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密切相关,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以突触方式联系在一起,构成记忆网络。人在成长过程中,神经细胞自然衰老,突触连接变弱,可使记忆力慢慢下降,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发展平缓,通常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然而,当记忆力突然衰退、快速恶化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时,这可能与某些病理原因相关。例如,大脑血供不足,会导致海马体和其他与记忆有关的区域因缺氧和缺乏营养而发生功能障碍;长时间的应激使皮质醇含量过高,会对海马体神经细胞造成损害;有些疾病会直接损害记忆网络的完整性。在这些病理条件下,记忆力下降通常比生理性衰老更为隐蔽,更需要提高警惕。

二、这些“记忆异常”隐藏着健康隐患

1.短期记忆突然下降并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

刚发生的事转身就忘,比如反复询问“刚说了该怎么办?”“钥匙放在哪儿?”等,但对多年前的事却记得清晰,这种“近事忘,远事清”的现象,可能与大脑海马体损伤有关。海马体是从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的核心区域,如果由于脑部供血不足、炎症或轻微的脑损伤,可能会导致短期记忆的存储失败,这种情况常见于脑动脉硬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晚上缺氧对海马体的作用)等,年轻人若长期熬夜、久坐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1]

2.记忆混乱并伴有空间定向障碍。

不仅记不住事,还会出现记忆混淆,比如把昨天的事说成去年发生的,或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比如,在自家附近找不到家),这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其他认知障碍提供了早期信号。这些疾病损害了大脑中负责整合记忆和空间信息的部位,造成记忆碎片化和定向力丧失,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问题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在40-50岁时发病,需要及早通过认知评估进行检查。

3.记忆下降的同时伴有情绪异常或者肢体症状。

若记忆力下降的同时,出现情绪暴躁、抑郁、焦虑,或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要警惕脑血管疾病(如腔隙性脑梗死)、自身免疫性脑炎等。大脑前额叶皮层不仅参与记忆加工,还调节情绪,这一区域的损伤将对记忆和情绪产生双重作用;而且肢体症状也可能暗示病变对运动神经通路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就诊和检查。

三、科学应对:不要把“健忘”拖成大问题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记忆力下降时,可先通过3个简单自查判断是否需要就医:1. 是否影响日常生活(比如经常误事,不能独立执行熟悉的工作);2.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比如情绪异常、四肢不舒服等);3. 6个月内有无显著恶化。若符合任意一条,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做认知功能评估、脑部影像(如MRI)等检查,明确原因。日常生活中,保护记忆力需避开这些误区:避免长期熬夜(睡眠对记忆巩固至关重要)、减少高糖高脂饮食(预防脑血管硬化)、控制压力(皮质醇的水平可以通过锻炼、冥想等方法进行调整);同时,应加强“记忆训练”,例如主动回顾当天的经历、学习新的技能(激活突触连接)。[2]

记忆力是大脑健康的“晴雨表”,别再把它简单归因为“老了”或“记性差”。当记忆出现异常时,要及时留意,科学应对。毕竟,记住人生中的细节,本身就是赋予生活意义的一部分。我们通常可以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Omega-3成分的深海鱼和含有抗氧化剂的蓝莓来给大脑补充养分;确保每日30分钟的有氧运动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米.老了才会得“痴呆”?记忆力下降就是“老年痴呆”?[J].科学大观园,2024(20):46-49.

[2]张莉.麻醉不“背锅”!揭秘术后记忆力下降真相[J].健康向导,2025,31(05):18+20.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