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丹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3
29

CRRT治疗是一项对技术和细节要求都极高的生命支持手段,护理工作贯穿始终,既要保障设备运行稳定,又要密切守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内环境平衡。每一次细致的观察、每一次及时的调整,都是确保疗效和降低并发症风险的重要环节。下面进行简单分析。

CRRT治疗基础知识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在危重症患者中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它通过持续、缓慢地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滤器清除代谢废物、过多水分及部分炎症因子,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从而替代受损肾脏的部分功能。与常规间歇性透析相比,CRRT运行时间更长、过滤过程更温和,对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尤其适合血压不稳定、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或需要精细液体管理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CRRT常用于急性肾损伤、严重电解质紊乱、顽固性水肿以及脓毒症等危重病情的支持治疗,是维持患者生命稳定的重要手段。

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护理细节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在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会受到血液持续体外循环的影响,尤其是危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差,稍有波动就可能引发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因此,护理人员需在治疗开始前记录基线生命体征,治疗中持续动态监测,一旦出现血压下降或心率异常,应立即减慢或暂停超滤,调整输液速度,并根据医嘱进行补液或用药。同时,需关注皮肤颜色、肢端温度等外周循环情况,确保血液灌注充足。这样的监测不仅是数据记录,更是对患者安全的实时保护。

血管通路管理:CRRT依赖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大流量血液循环,因此通路的通畅和安全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在每次操作前进行严格的无菌消毒,确保管路接口紧密连接,防止空气进入或漏血。治疗过程中要定时检查穿刺点和皮下走向,观察有无渗血、血肿、红肿或疼痛等异常,及时更换渗湿敷料,必要时请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重新置管。同时,避免患者过度活动或牵拉管路,以减少脱管和感染风险。良好的血管通路管理不仅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还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滤器与管路观察:滤器是CRRT的“核心部件”,一旦发生血凝或堵塞,会影响清除效率甚至迫使治疗中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滤器颜色和透光度,若发现颜色加深、血流不畅或压差升高,要警惕滤器凝血的可能;同时检查管路是否扭曲、折叠或有气泡,气泡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可引发空气栓塞,危及生命。对于出现的小气泡,应使用排气装置或重新排管,避免进入体内。及时发现并处理滤器和管路问题,能有效延长治疗持续时间,提高净化效果。

液体平衡与超滤速度调整:CRRT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调节患者体液平衡。过快的超滤会导致血容量迅速减少,引发低血压甚至休克;而超滤不足又可能导致水肿、呼吸困难等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入液量、出液量、体重变化及血压情况,结合医嘱动态调整超滤速度。对于血压本就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小剂量、缓慢超滤的方式,必要时分多次调整。精细化的液体管理,不仅有助于减轻心脏和肺部负担,还能为患者后续康复创造条件。

抗凝监测:由于CRRT需要长时间体外循环,血液在管路和滤器中极易凝固,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抗凝剂(如肝素、枸橼酸等)。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ACT、APTT等),并注意观察皮肤、牙龈、穿刺点等部位是否有出血迹象。一旦出现凝血指标明显异常或出血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调整或暂停抗凝剂使用。抗凝监测的核心在于平衡“防止管路凝血”和“避免出血”两方面,做到既保证治疗通畅,又保护患者安全。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监测:CRRT不仅能清除代谢废物,还会影响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例如,钾过低会导致心律失常,钙水平下降可能引起抽搐或低血压,酸碱度异常则会影响全身细胞功能。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医嘱定期抽血化验钾、钠、钙、镁等离子浓度及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及时反馈医生,调整透析液成分或补充相应电解质。通过这种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才能确保CRRT既发挥净化作用,又不因失衡造成新的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