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声惊叫,身体僵直倒地,四肢不受控制地抽搐——这不是超级英雄获得超能力的场景,而是宝宝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真实画面。全球约5000万人的大脑中,正经历着不为人知的“闪电风暴”。
没错,它就是儿童界鼎鼎有名的“癫痫”。“癫痫”并不是绝症!通过合理的治疗与管理,大多数儿童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作为患儿家长,我们该如何去发现并开启我们的保卫战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小儿癫痫的防治吧。
一、“癫痫”到底是什么呢
癫痫——这个被古人称为“神圣疾病”的神秘现象,如今在科技光芒下正逐渐揭开面纱。现代医学让我们理解,这种大脑神经元的异常同步放电,如同风暴云中不受控的闪电,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恐惧、躲避,而是学会如何与“闪电”共处。正常状态下,这些神经元通过精密有序的电信号传递信息,维持着思考、运动和感觉功能。而当一群神经元突然异常同步放电,就会引发一场短暂的大脑功能紊乱——这就是癫痫的本质。
二、儿童癫痫常见类型与特点
癫痫发作类型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最新分类框架,主要分为: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未知起始的发作三大类。
1.局灶性发作:起源于一侧大脑半球网络内的发作,发作起始可局限或者广泛分布于同侧半球,可源自皮质或皮质下结构。表现为一侧某部位的抽搐,如肢体、口角、眼睑等处;部分表现为旋转性发作、姿势性发作或杰克逊发作;甚至出现躯体感觉异常或特殊感觉异常等症状。部分出现局灶进展到双侧的强直-阵挛发作。
2.全面性发作:起始快速累及双侧半球网络的发作。主要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肌肉强直性收缩,一般持续1~2分钟);失神发作(患儿可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双目凝视的现象,缓解后可出现乏力、嗜睡等症状)。
3.未知起始的发作:临床或脑电图证据无法明确判断起源为局灶性或全面性的发作类型,是癫痫分类中的特殊类别,随着监测技术进步(如长程视频脑电),部分“未知起始”可能被重新归类。诊断不确定性≠治疗延误,故在明确分类前,需根据症状紧急程度启动抗癫痫药物治疗,并每6-12个月复查长程视频脑电图,20%-30%的“未知起始”可随病程明确分类。
三、那么我们临床上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药物治疗:以苯巴比妥、丙戊酸、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等药物为抗癫痫药的常用药,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检测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
2.手术治疗:(1)癫痫病灶切除术:目前为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切除后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症状。(2)胼胝体切开术:该手术可以缓解患儿发作的程度和频率。(3)迷走神经刺激术:优点是创伤小,适用于不宜开颅手术的患儿。
3.生酮饮食治疗:这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改变大脑能量代谢,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控制癫痫发作。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孩子的血酮、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
四、孩子发作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保持冷静的同时大声呼喊孩子的名字,轻轻接触,以判断孩子此刻是否清醒。
2.将孩子平放在地上,解开衣领,使其头部转向一侧。
3.发作过程中不要用力按压四肢,不要掐人中,不要强行撬开牙关。
4.癫痫发作超过5分钟后仍未缓解,家长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五、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呢
1.规律生活:避免熬夜、过度疲劳、暴饮暴食、情绪激动。
2.规避诱因:避免闪光刺激、发热、饮酒(青少年)。
3.安全保障:禁止单独游泳、攀高;洗澡用淋浴;发作频繁者床周应加装护栏。
4.心理支持:消除病耻感,鼓励正常学习、社交,避免过度保护。
看到这里,您应该大致了解了儿童癫痫的一些医学知识,也理解了癫痫并非“中邪”,而是可防可治的神经现象,科学的认知和规范的管理才能让孩子拥有正常、精彩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