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小玲  单位:中江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656

无影灯下,手术刀的寒光与监护仪的滴答声交织,构成了手术室特有的紧张氛围。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除了主刀医生精湛的技艺,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手术室护士。她们用专业、细致与温情,在手术台上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固的“心”防线。这颗“心”,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也是对患者的守护之心,更是贯穿手术全程的专业匠心。

术前:抚平焦虑,搭建信任桥梁

手术前,患者往往被紧张、恐惧的情绪笼罩。对未知的担忧、对手术风险的恐惧,让许多人在进入手术室前就已身心俱疲。手术室护士的“心”守护,从术前访视便已开始。她们会提前到病房与患者沟通,详细介绍手术流程、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室环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的疑问,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安心的力量。

面对因紧张而难以入睡的患者,护士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忧虑,像朋友一样给予安慰和鼓励。曾有一位即将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因担心术后声音嘶哑而焦虑不安。护士不仅为其讲解手术原理和术后恢复案例,还在访视时带来了术后发声训练的指导手册,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与关怀。这种术前的心理疏导,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更在医患之间搭建起信任的桥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术中:精准协作,守护生命体征

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是医生最默契的搭档。她们如同精密仪器的校准师,时刻关注着患者的每一个生命体征变化。从协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到熟练传递手术器械,从准确清点纱布、器械数量,到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

在脊柱侧弯矫正手术中,护士需要精准配合医生,及时传递特殊器械和耗材。由于手术时间长,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护士要时刻注意患者皮肤的受压情况,在关键部位放置减压垫,预防压疮的发生。遇到术中突发状况,如患者血压骤降、心律失常等,护士需迅速反应,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确执行医嘱,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这种高度紧张且精准的协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沉稳冷静的心理素质,每一次操作都是对生命的庄严守护。

术后:温暖关怀,助力平稳复苏

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护理工作的终结,术后复苏阶段同样充满挑战。从手术室转运至复苏室的过程中,护士全程守护在患者身边,确保输液管路、引流管等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当患者从麻醉中逐渐苏醒,可能会因陌生环境而感到不安,护士会轻声呼唤患者的名字,温柔地告知手术已顺利完成,给予患者安心的信号。

对于疼痛敏感的患者,护士会采用科学的疼痛评估方法,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镇痛方案。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为其盖好被子保暖,防止术后低体温的发生。在复苏室的每一分每一秒,护士都在用细致入微的关怀,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术后最脆弱的阶段。曾有一位老年患者在术后复苏时出现寒战症状,护士先调节室温,然后用温毯覆盖并加盖被子为其保暖,直到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这种温暖的守护让患者及其家属深受感动。

细节之处见真章:护理“心”的具象化

在手术台上的护理工作中,无数细节体现着“心”的守护。手术器械的摆放位置,护士会根据医生的操作习惯精心调整,以提高手术效率。患者的隐私保护,从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就被放在首位,用隔帘、遮盖布等为患者营造安全的空间。甚至患者的一个细微表情变化,护士都能敏锐捕捉,及时询问需求。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汇聚成强大的力量,让患者在手术全程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手术室护士用她们的专业与温情,诠释着护理工作的深刻内涵,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辅助,更是对生命的全周期守护。

手术台上的护理“心”守护,是责任,是担当,更是对生命的无限尊重。每一位手术室护士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她们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虽不耀眼夺目,却在黑暗中默默照亮生命的征程,为患者带来希望与温暖。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