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琴  单位: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9
2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气流受限、进行性加重且不可逆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空气污染问题的加剧,慢阻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慢阻肺列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但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很多人往往在病情中晚期才被诊断,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识别慢阻肺的早期信号,对于及早干预、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慢阻肺是什么

慢阻肺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造成的呼吸道持续性阻塞,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长期吸烟者、经常暴露于粉尘或有害气体环境中者,以及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人。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慢性炎症反应、气道结构改变和肺泡壁破坏等,其病程呈慢性进展性,且不可逆。一旦发展至中晚期,将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信号一:慢性咳嗽不易察觉

慢阻肺的最早表现往往是持续性咳嗽,但这种咳嗽并不剧烈,常被患者误认为是“上火”“感冒”或“吸烟引起的正常反应”。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这种咳嗽不是一过性的,而是持续时间较长,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或在寒冷、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更加明显。有些患者咳嗽时伴有少量白色黏痰,这种现象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如果每年出现累计三个月以上的慢性咳嗽咳痰,应高度怀疑慢阻肺的可能。

尤其对于吸烟人群来说,长期咳嗽常被认为是“烟民的常态”,而忽视了背后的疾病信号。因此,凡是出现长期、无明确原因的咳嗽,特别是合并咳痰的情况,应尽早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测。

早期信号二:轻微活动即气喘

正常人在快走、爬楼时偶尔会出现气促现象,但休息后即可缓解。而慢阻肺早期的另一个典型信号是:轻微活动就出现气喘、气促感,如在日常散步、打扫卫生、提轻物时就感到胸闷、呼吸费力,甚至需要停下来缓一口气才能继续。

这一信号常常被误以为是“年龄大了体力差”或“心脏不好”,但如果这种气喘现象逐渐加重、频繁出现,尤其是伴有咳嗽咳痰的背景,更应警惕慢阻肺。此时,肺功能可能已经开始下降,但患者尚未明显察觉,正是干预治疗的关键时机。

早期信号三:频繁呼吸道感染

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上皮的防御功能下降,常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反复的支气管炎、肺炎、感冒迁延不愈等。一年内若出现两次以上的呼吸道感染,并伴有持续咳嗽咳痰、气喘症状,需警惕慢阻肺的可能。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每到换季就感冒,咳嗽迁延时间长,经常需要抗生素治疗,这类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此外,一旦发现原本轻微的感冒引发了严重的咳嗽、呼吸困难,甚至需要住院治疗,也提示肺功能可能已经受损,应尽早进行评估。

早期信号四:晨起咳痰明显

很多慢阻肺患者在早晨起床时会出现咳痰明显、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晨起咳痰”。由于夜间呼吸道排痰功能减弱,痰液在肺内积聚,晨起咳嗽排痰是一种典型表现。

此外,患者常自述早上需要清嗓子好几次,才能将痰咳净,有时痰中还夹杂黄色、绿色甚至带血丝的分泌物,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已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合并感染。虽然晨起咳痰在很多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但如果长期存在,尤其伴有气短,应考虑做肺功能检查,排查慢阻肺。

早期信号五:呼吸声异常、胸闷

早期慢阻肺患者在呼吸时常出现“喘鸣音”或“呼吸音变粗”的现象,尤其在用力呼气时更加明显,有些人甚至夜间睡觉时可被家人听到呼吸声异常。此外,还可能伴有胸闷不适感,特别是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或遇冷空气时更易诱发。

部分患者由于气道炎症或痰液堵塞,呼吸时还可能出现“咻咻”的声音,这是气流受阻的表现。虽然这些症状在早期不太严重,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直到明显呼吸困难才去就医,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了解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对于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几类人群应特别引起关注,建议加强健康管理和定期筛查: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肺功能逐渐下降,此类人群更容易出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的发病风险也相应增高。

长期吸烟者或曾有吸烟史者: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风险越高;同时,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即被动吸烟者)也不容忽视。

长期在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水泥厂工人、金属冶炼工人、化工厂工人等,由于持续接触有害气体、烟雾和颗粒物,肺部长期受损,易诱发慢阻肺。

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者:这类人群的气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和管理,可能逐渐发展为慢阻肺。

有慢阻肺家族史者:研究表明,慢阻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该病,其他家庭成员也应提高警惕。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居民:空气中大量的污染物(如PM2.5、二氧化硫等)对呼吸道有持续刺激作用,可加重气道炎症,诱发或加重慢阻肺。

如果上述人群出现了慢阻肺的早期症状,例如长期咳嗽、咳痰、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等,应尽早到医院呼吸科就诊,接受肺功能检查等相关评估。肺功能检查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气道阻塞的存在,从而及早诊断,尽快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控慢阻肺的关键。

如何进行早期筛查

早期识别慢阻肺最重要的手段是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一种无创、快捷的方法,能够检测肺容量、气流速度等指标,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阻塞,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此外,医生还会结合病史、症状、影像学检查(如胸片或高分辨率CT)来综合评估病情。一些社区和医院也提供慢阻肺的筛查问卷工具,例如CAT评估量表、mMRC呼吸困难分级等,用以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结语

慢阻肺不可逆,但可控。关键在于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许多患者因对慢阻肺认识不足,延误了诊疗时机,导致病情不可逆转。因此,提高公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和吸烟者)对慢阻肺早期信号的认识,应当成为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发现咳嗽咳痰持续、气喘明显或呼吸不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肺功能评估,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戒烟、远离空气污染、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也都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慢阻肺虽“慢”,但早发现、早行动,就能让生活“快”起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