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玉兰  单位: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25-10-22
28

你知道吗?我们的胃肠道就像一个24小时不停歇的“工厂”,从早餐的第一口粥到睡前的一杯牛奶,它都在默默“加班”。但很多人对这个“工厂”的运作一无所知,甚至用错误的方式“折腾”它,导致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问题找上门。今天,消化内科护士就带大家翻开胃肠道的“工作日记”,看看它一天都在忙什么,再帮你避开那些最容易踩坑的护理误区。

胃肠道的“一天工作记录”:从唤醒到休息,每一步都很关键

7:00-8:00 早晨唤醒模式:胃在“等饭”,肠道在“排毒”

当你睁开眼睛时,胃肠道已经悄悄启动“唤醒程序”。经过一夜的休息,胃里空空如也,胃酸开始少量分泌,为早餐做准备;同时,肠道进入“最后排毒阶段”,结肠蠕动加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早上有排便习惯。此时喝一杯温水(300-500ml)能帮助润滑肠道,但注意别喝冰水——低温会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可能引发痉挛。

10:00-11:00 上午忙碌期:营养吸收“白热化”

早餐后的2-3小时,食物进入小肠,这里是营养吸收的“主战场”。小肠绒毛像无数个“小刷子”,疯狂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肠道菌群会分解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产生对身体有益的短链脂肪酸。这个阶段如果感到腹胀,可能是早餐吃得太急或搭配不当(比如粗粮过多、豆浆没煮熟),可以起身走动5-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

12:00-14:00 中午高效消化期:胃“加班”,血液“支援”

午餐后,胃会进入“高强度工作模式”,蠕动频率加快,胃酸分泌达到高峰,将食物研磨成“食糜”。此时身体会自动将更多血液分配到胃肠道,帮助消化,所以饭后容易感到困倦。但要注意,别饭后立刻趴在桌上睡觉——这会压迫胃部,导致胃酸反流,长期下来可能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15:00-17:00 下午休整期:肠道“整理库存”

下午时段,胃基本排空,肠道开始“整理库存”,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推向结肠。此时如果感到饥饿,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加餐,比如一个苹果或一小把原味坚果,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

18:00-20:00 晚餐消化期:“慢工出细活”

晚餐后胃肠道的工作节奏会放缓,因为夜间身体需要休息。所以晚餐要吃得清淡、易消化,比如粥、清蒸鱼、蔬菜等,避免油腻、辛辣或过饱(七分饱最佳)。如果吃了火锅、烧烤等重口味食物,胃肠道可能要“加班”到深夜,长期如此会增加胃肠负担。

21:00-次日6:00 夜间修复期:胃肠道“休养生息”

当你进入梦乡时,胃肠道也进入“修复模式”:胃黏膜开始更新修复,肠道菌群调整平衡,结肠逐渐将食物残渣塑形为粪便。此时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熬夜会打乱胃肠道的生物钟,导致消化酶分泌紊乱,增加胃炎、便秘的风险。

3大护理误区:很多人天天犯,难怪胃肠不舒服

误区1:饭后立即躺卧或剧烈运动

饭后躺卧会导致胃食管反流,出现反酸、烧心;而立即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则会使胃肠道供血不足,引发腹痛、恶心。正确做法是:饭后静坐15-30分钟,然后散步20-30分钟,既能促进消化,又不会增加胃肠负担。

误区2:“养胃”就只吃粥和面条,不敢吃荤

很多人胃不舒服时就长期只吃粥、面条等流质食物,认为这样“养胃”。但其实,胃黏膜的修复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长期缺乏荤菜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反而不利于胃黏膜修复。正确做法是:胃炎、胃溃疡恢复期可以选择蒸蛋、鱼肉、鸡胸肉等易消化的优质蛋白,搭配软烂的蔬菜,保证营养均衡。

误区3:便秘就用泻药,腹泻就用止泻药

便秘时滥用泻药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反而加重便秘;腹泻时盲目用止泻药可能掩盖病情(比如感染性腹泻需要先抗感染)。正确做法是:便秘先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多喝水)和运动,无效再在医生指导下用温和的通便药;腹泻时先观察大便性状,若伴随发热、脓血便,及时就医检查,再对症处理。

最后想说:呵护胃肠,从“懂它”开始

胃肠道是我们身体的“营养加工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情绪器官”——压力大、焦虑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希望通过这篇“工作日记”,大家能更了解自己的胃肠道,避开护理误区,养成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如果胃肠不适持续超过2周,一定要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和护士帮你“排忧解难”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