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华  单位:眉山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2
32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科学护理是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的关键。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权威研究,系统梳理从急性期卧床到康复期运动的全程护理要点。

一、急性期:卧床休息与基础护理

1. 硬板床选择与体位管理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周,选择硬板床可维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避免床垫过软导致脊柱下陷。仰卧时可在膝下垫薄枕,使膝关节微屈,放松腰部肌肉;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脊柱平直。翻身时需采用“轴线翻身法”,即头、肩、腰、臀同步转动,避免脊柱扭曲加重损伤。

2. 疼痛管理与药物干预疼痛评估是护理核心。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每次20-30分钟)或局部按摩缓解;中重度疼痛需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研究显示,联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疗)可提升镇痛效果,缩短急性期病程。

3. 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深静脉血栓等问题。建议每2小时更换体位,使用气垫床减少局部压力;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3组,每组10-15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

二、缓解期:姿势矫正与康复训练

1. 日常姿势管理

坐姿:选择高度可调的办公椅,保持腰部挺直,臀部坐满椅面,腰部垫靠枕支撑。每伏案工作40-50分钟需起身活动,做腰部伸展动作。

站姿:双脚与肩同宽,收腹挺胸,避免单侧负重。搬运重物时先屈膝下蹲,将物体贴近身体,再借助腿部力量起身,减少腰部受力。

睡姿:仰卧时在膝下垫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避免脊柱侧弯。

2. 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关键。缓解期可逐步开展以下训练:

五点支撑法:仰卧位,以头、双肘、双足为支点抬起骨盆,保持5秒后放下,每日3组,每组10-15次。

小燕飞:俯卧位,头、上肢及下肢同时抬起离床,保持3-5秒,每日3组,每组10-20次。

动态臀桥:仰卧屈膝,臀部发力抬起至肩、髋、膝呈直线,顶峰保持3秒后放下,每日3组,每组10-15次。训练需循序渐进,若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三、康复期:功能强化与预防复发

1. 运动选择与禁忌

推荐运动:游泳(尤其是蛙泳)可借助水的浮力减轻腰椎压力;瑜伽中的“猫牛式”“婴儿式”能增强脊柱柔韧性;慢跑需选择减震跑鞋,控制运动强度。

禁忌动作:避免仰卧起坐、深蹲硬拉等高负荷训练,以及高尔夫、保龄球等需扭转腰部的运动。

2. 腰部保暖与防护寒冷刺激会引发肌肉痉挛,加重疼痛。日常需注意腰部保暖,冬季可佩戴自发热护腰(每日佩戴不超过6小时,避免肌肉萎缩)。洗澡后及时擦干腰部,避免直接吹空调或风扇。

3. 体重管理与营养支持超重会增加腰椎负担。建议通过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同时调整饮食结构:

蛋白质:鸡蛋、鱼肉、豆制品可促进组织修复;

钙与维生素D:牛奶、虾皮、深绿色蔬菜可增强骨密度;

膳食纤维:燕麦、芹菜可预防便秘,从而减少腹压增高对腰椎的压迫。

四、心理支持与长期管理

1. 情绪疏导长期病痛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可通过陪伴聊天、共同参与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研究显示,积极心态可使康复效率提升30%以上。

2. 定期复查与随访术后或保守治疗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腰椎MRI或CT,评估椎间盘恢复情况。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神经损伤症状,需立即就医。

3. 职业防护对于需久坐的上班族,建议使用人体工学椅,电脑屏幕高度与眼睛平齐,腰部垫靠枕;教师、司机等职业人群需每1小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五、科学护理的三大原则

1. 个体化:根据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护理方案,老年患者需降低训练强度。

2. 循序渐进:从卧床休息到站立行走,从低强度训练到核心强化,逐步增加活动量。

3. 多学科协作:联合康复医师、中医护理师制定综合方案,如针灸缓解疼痛、推拿松解粘连、核心训练增强稳定性。

六、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需贯穿疾病全周期。通过科学卧床、姿势矫正、核心训练及长期管理,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重获生活质量。记住:康复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