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天气愈发频繁,热射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疾病,正逐渐成为公众健康的重要威胁。它不仅发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如何做好热射病的预防措施及急救方法,帮助大家科学应对高温环境,保护自身及家人的生命安全。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一种,属于热致疾病的最严重阶段。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因剧烈运动导致产热过多、散热障碍时,核心体温可能迅速升高至40℃以上,引发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当发生热射病事,我们可能出现一下表现:高热:体温常超过40℃;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抽搐;无汗或大汗;多器官损伤:如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障碍、横纹肌溶解等。因此,热射病通常需要重症医学科的紧急干预和治疗。
哪些人群容易患热射病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和经典型两类。其中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健康青壮年,如运动员、军人、建筑工人等,因剧烈运动在高温环境中产热过多。经典型热射病则多见于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如心脏病、糖尿病、肥胖者),因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在高温潮湿环境中发病。
此外,以下人群也属于高危群体: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者;服用某些药物者(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等);酗酒或吸毒者;居住环境通风不良、无空调者。
如何预防热射病
预防是关键。高温天气下,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保持室内通风降温:使用空调、电扇,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左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使不渴也要定时饮水,避免含酒精或高糖饮料。穿着轻便透气:选择浅色、宽松、吸汗的衣物,佩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合理安排户外活动:运动或劳动应避开高温时段,注意劳逸结合,定时休息。
热射病的急救处理
一旦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躺休息。快速降温:脱去多余衣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使用冰袋敷于腋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可用风扇辅助降温;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含电解质的饮料。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出现呕吐,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热射病属于急危重症,必须尽快送医治疗。注意:不要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因其对热射病无效,反而可能加重肝肾损伤。若治疗及时,多数患者可恢复,但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短时间内的急救处理至关重要。
热射病并非“普通中暑”,它是一种可致命的急症。随着极端高温天气的增多,公众应提高警惕,增强防暑意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儿童或慢性病患者时,更应做好防护,避免因一时疏忽酿成悲剧。高温无情,预防先行。让我们共同守护夏日健康,远离热射病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