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梦秋  单位:绵竹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2
2703

外科伤口感染可不是小问题,一旦发生,不仅会让伤口愈合时间大大延长,还会带来更强烈的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不管是即将做手术的人,还是日常生活中可能意外受伤的普通人,了解外科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都是保护自己健康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详细看看这些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以及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实用办法。

患者自身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就像一台运转多年的机器,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的新陈代谢速度明显变慢,就像工厂的生产线减速,伤口愈合所需要的细胞更新速度跟不上。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白细胞杀菌能力减弱,面对细菌入侵时,身体的防御部队战斗力大不如前。

2.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液就像被“糖化”了一样,会逐渐侵蚀血管和神经。这会导致伤口周围的血管变窄、弹性变差,营养和氧气难以顺利输送到伤口处,伤口就像缺少肥料的植物,难以生长愈合。

3.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卫士”,但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像一些器官移植患者为防止排异反应不得不使用这类药物,或者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时,“安全卫士”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另外,长期挑食、节食导致营养不良,身体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物质,也会让免疫系统“吃不饱饭”,无法正常发挥防御功能。

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时间。手术就像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每多持续一小时,伤口就像在细菌密布的“战场”多暴露一小时。手术室内虽然经过消毒,但空气中仍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长时间暴露的伤口接触细菌的机会大幅增加。

2.手术类型。不同类型的手术,感染风险差异很大。清洁手术,比如体表肿物切除手术,切口相对封闭,和外界细菌接触少,感染风险较低。但像胃肠道手术,胃和肠道里本身就存在大量细菌,手术切开这些部位时,细菌就像打开笼子的鸟儿四处扩散;呼吸道手术也是如此,口腔、呼吸道内的细菌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容易污染伤口,这就使得这类手术的感染风险显著高于清洁手术。

3.手术操作。手术台上,医生的每一个操作都关乎患者术后伤口的健康。如果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比如一把手术刀表面残留有细菌,在切开皮肤时就会直接把细菌带入伤口。手术过程中,医生如果操作不够轻柔,过度牵拉、损伤组织,就像粗暴对待脆弱的布料,会破坏伤口周围组织的完整性,削弱其抵抗力,让细菌更容易突破防线引发感染。

术后护理因素

1.伤口清洁。术后伤口会分泌一些组织液、渗血等分泌物,这些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就像垃圾堆积在路边,会吸引细菌聚集。洗澡时,水流很容易携带细菌接触伤口,如果沾水后没有及时擦干并消毒,潮湿的环境就像细菌的“温暖被窝”,特别适合它们快速繁殖生长。

2.敷料更换。敷料就像伤口的“防护罩”,能有效隔绝外界细菌。但如果长时间不更换,敷料吸收了伤口的分泌物后会变得潮湿,不仅失去了防护效果,还成了细菌滋生的场所。有些患者觉得频繁更换敷料麻烦,或者没按医生嘱咐的时间更换,以及更换时没有认真洗手、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这些行为都可能让细菌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

3.生活习惯。术后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让血管收缩,就像水管被捏扁,伤口处的血液循环变差,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愈合速度减慢。饮酒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让身体对抗细菌的能力下降。而剧烈运动,比如大幅度伸展、弯腰等动作,可能导致伤口裂开,原本快要愈合的组织被重新撕开,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就像刚砌好的墙又被推倒。

结语

外科伤口感染的背后,是患者自身状况、手术过程以及术后护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准备手术的人来说,术前和医生充分沟通自身健康状况,术后严格按照医嘱护理伤口;日常生活中受伤的人,也要重视伤口处理。从点滴细节入手,积极预防,才能让伤口远离感染,早日恢复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