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加露  单位: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8
4723

在我们的大脑中,隐藏着一种潜在的致命威胁——颅内动脉瘤。它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后果。因此,了解颅内动脉瘤的本质、症状、预防手段以及破裂后的急救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大脑健康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听起来像是脑子里长了个“瘤”,但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而形成的,就像一根用久了的水管上鼓了一个包。这个“包”在血流的冲击下,随时可能破裂,引发严重的后果。

颅内动脉瘤可以发生在颅内的任何部位动脉,但最常见于脑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可以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囊状动脉瘤最为常见,呈囊状突出于动脉壁;梭形动脉瘤则是动脉壁的均匀扩张;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层间形成。

二、颅内动脉瘤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颅内动脉瘤的成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动脉壁缺陷,使得动脉壁在血流的冲击下更容易发生扩张形成动脉瘤。遗传因素也可能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家族中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生,导致动脉壁弹性降低、变硬。在血流的冲击下,硬化的动脉壁局部容易出现薄弱点,进而发展为动脉瘤。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可能导致动脉壁的炎症反应,破坏动脉壁的结构,从而引发颅内动脉瘤。头部外伤可能损伤颅内动脉,导致动脉瘤的形成。医源性创伤,如脑血管造影、手术等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不慎损伤动脉,增加动脉瘤的发生风险。

三、颅内动脉瘤的症状

颅内动脉瘤在未破裂时,一般没有特殊症状,因此被称为“隐匿的杀手”。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眼眶周围疼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动脉瘤压迫周围神经或脑组织引起的。

当颅内动脉瘤破裂时,会引发严重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被形容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意味着患者可能正面临生命威胁,需要立即就医。

四、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措施

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关键在于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等。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损伤血管壁,增加动脉瘤的发生风险。戒烟限酒可以降低患颅内动脉瘤的风险。

3.合理饮食: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动脉瘤的发生风险。患者应控制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4.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可能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患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5.定期体检:对于有颅内动脉瘤家族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头颅MRA或DSA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瘤。如果发现动脉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或密切观察。

五、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急救措施

如果颅内动脉瘤不幸破裂,患者应立即就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2.避免搬动: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搬动,以免加重出血和颅内压增高。

3.控制血压:如果患者血压过高,应尽快采取措施降低血压,以减少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的风险。

4.保持冷静:患者和家属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恐慌和紧张,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六、结语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的存在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然而,通过了解颅内动脉瘤的相关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在动脉瘤破裂后及时就医,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这一疾病的危害。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生命安全,远离颅内动脉瘤的威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