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在康复医学科的治疗室内,您是否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治疗师给脑卒中患者做康复治疗的同时,大声喊着“刘叔叔,眼睛看这里!”“您怎么又停下了!来,跟我一起来做!”“哎!老王!别看了,人家已经走远了!”。家属在一旁更加着急,大声嚷着“你是不是故意的!”“咋又愣神了!”“你太懒了,是不是不想让自己好了!”。治疗室内治疗师的加油声、催促声和家属的斥责声混杂在一起……
在病房内,护工小王给李奶奶喂饭,吃几口就停留下来,没有小王的“来,往下咽”的指令,李奶奶可能早就忘记了自己是在吃饭,一次催促一次吞咽,一顿饭下来往往需要不止一个半小时,小王很是苦恼。病房的走廊里,老赵在练习走路,护士过去打招呼,他却要停下脚步才能应答……
出现以上问题,是由于脑卒中后注意力障碍所致,注意力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认知障碍,其发生率高达67%。注意力是认知功能(如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基础,也是运动、言语-吞咽功能的基础,注意力障碍使脑卒中患者无法专心、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从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及日常生活。
注意力障碍是怎样伪装自己的呢
以下四种类型可以说明其表现:
1.持续性注意薄弱:无法专注听治疗师指令做康复运动,时间不超过5分钟,甚至更短。
2.选择性注意失灵:患者所处的环境内有一点噪音就能分心,无法过滤无关信息。
3.分配性注意崩溃:同一时间内不能做两件事情,比如不能边走路边讲话,不能边听讲解边记要点。
4.切换性注意卡顿:从一个动作切换到另一个动作时,大脑“死机”,比如由伸舌运动切换到吞咽动作,患者不能完成。
注意力障碍是如何拖垮康复效果的
1、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左耳进右耳出”,大脑不能接收、处理和储存信息,治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重复指令,有效训练时间被严重压缩。
2、无法形成“肌肉记忆”:康复训练依赖于大量的重复,以形成新的神经通路,注意力涣散会导致重复率低、错误动作多。
3、所获技能不能得到泛化与应用:即使在治疗室内学到新的技能,由于患者所处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如来来往往的人、谈话声、广播声等),使其无法将所获得的生活技能应用到现实环境中。
4、产生“挫败感”:患者内心很想努力,但不受大脑控制而不断经历失败,他们无法理解自己“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这种表象让家属产生误会,误认为他们“很懒,不努力”,从而对他们产生抱怨和不耐烦。
5、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康复治疗效率降低,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
针对注意力障碍,康复治疗师采取的干预策略有
1、改造治疗环境:有条件时可进行“单间训练”;或在治疗室内减少视觉干扰、减少人员来回走动、在某个角落进行治疗。
2、优化家庭(病房)环境:将生活物品放置在固定位置。
3、将复杂语言指令分解成多个简单指令。
4、注意力训练:背景音乐中找出目标词汇、逐渐延长阅读段落、边听故事边记下关键信息、快速进行两种动作的转换。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