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你可能听说过腹部B超、心脏B超,甚至孕期准妈妈们都会给肚子里的宝宝做B超来“看看长相”……但你有没有想过,眼睛也能做B超?
听到“眼部B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啊?眼睛这么‘敏感’的地方,也能用探头‘戳’着检查?”“会不会疼?”“是不是出了大问题才要做?”其实,这种听起来有点“神奇”的检查,在眼科临床中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不伤眼、无辐射、快速便捷,能帮医护人员“看透”眼球内部的结构,尤其当眼睛因为出血、混浊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用普通仪器观察时,眼部超声就像一双“透视眼”,为我们揭开隐藏在眼内的秘密。
为什么需要眼部B超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是镜头,而视网膜(眼底)则是负责成像的底片。医生通过裂隙灯等仪器,可以清楚地看到“镜头”部分是否干净、透明。
但是,如果“镜头”后面变得浑浊了呢?
比如,当患者患有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玻璃体出血(眼睛内部出血)、或者眼角膜白斑时,就像在照相机的镜头和底片之间蒙上了一层雾或一堵墙。这时,医生即使用最强的光线,也无法看清眼睛深处的视网膜是否健康,有没有脱落、有没有肿瘤等情况。
这时候,眼部B超就派上大用场了,它就像一位“透视眼”,能够穿透这些浑浊的障碍,帮助我们了解眼球内部的结构是否完好。
哪些情况需要做眼部B超
1. 眼前总有“飞蚊”或闪光感:如果你突然发现眼前飘着黑点、线条或蜘蛛网一样的东西(医学上叫“飞蚊症”),或者时不时看到闪电般的光闪,这可能是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的早期信号。超声可以快速判断是否有视网膜撕裂或脱离,及时干预能避免失明。
2.眼外伤后看不见了,但眼球表面看起来没事:比如打球被打到眼睛、摔倒撞伤等,即使外表没有伤口,也可能出现眼内出血、视网膜震荡、脉络膜脱离甚至眼球破裂。这时角膜可能水肿,医生无法直接观察眼底,而超声能穿透浑浊介质,“透视”内部损伤情况。
3.糖尿病患者定期查眼底: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导致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当眼底出血导致视线被遮挡时,眼底镜看不清,超声就成了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
4.白内障太重,眼底看不清楚:有些老年患者白内障非常严重,瞳孔几乎全白,医护人员用常规方法看不到眼底有没有病变。这时通过眼部超声,可以在手术前评估视网膜、视神经是否健康,帮助判断术后视力恢复的可能性。
5.发现眼球内有“占位”或可疑肿瘤:比如孩子瞳孔发白(俗称“猫眼”),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成人发现眼球突出、视力下降,怀疑脉络膜黑色素瘤或眼眶肿瘤时,超声可以帮助判断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6.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或眼球变形:有些人视力逐渐变差,但查不出原因,或者发现一只眼睛比另一只凸出,这些都可能与眼内或眼眶内的异常有关,超声能帮助排查问题。
检查全流程
1. 检查前准备
无需空腹:与腹部B超不同,眼部超声不受饮食影响。
停用隐形眼镜:检查前需取下软性隐形眼镜(硬性角膜接触镜需提前1周停用)。
2. 检查过程
体位:仰卧位,头部固定,双眼闭合。
耦合剂涂抹:在眼睑上涂抹透明凝胶(类似眼霜质地),减少探头与皮肤的摩擦。
探头放置:医护人员手持小型超声探头,轻放于闭合的眼睑上,从不同角度扫描眼球。
动态观察:嘱患者转动眼球,观察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相对位置。
图像采集:系统自动存储各切面图像,全程约3-5分钟。
3. 检查后注意事项
清洁:用纸巾轻轻擦去眼睑上的耦合剂。
异常处理:若发现视网膜脱离等急症,需立即安排手术治疗。
所以,从新生儿到老年人,从常规体检到急症诊断,眼部超声检查就像医护人员的“第三只眼”,帮助我们看清眼球深处的秘密。当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眼外伤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才是对它们最好的呵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