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春梅  单位:夹江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4629

宝宝发烧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尤其是新手爸妈,看到孩子体温升高,往往会手忙脚乱,甚至过度紧张。其实,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正确处理,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健康。那么,面对宝宝发烧,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发烧的原因、正确的护理方法以及何时需要就医,帮助家长们冷静、合理地处理宝宝发烧问题。

一、宝宝发烧的原因及表现

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比如感冒、流感、幼儿急疹等,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也会引起发烧。此外,接种疫苗后、穿得过多或环境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体温短暂升高。一般来说,宝宝的正常体温在36.5℃~37.5℃之间,如果腋温超过37.5℃或耳温超过38℃,就可以认为是发烧了。

发烧时,宝宝可能会表现出烦躁、哭闹、食欲下降、嗜睡或皮肤发烫等症状,部分孩子还会出现手脚冰凉、寒战的情况。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发烧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些低烧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而高烧也可能是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单纯关注体温更重要。如果宝宝虽然发烧,但精神尚可、能正常玩耍、喝水,通常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显得异常疲惫、反应迟钝、拒绝进食,即使体温不高,也应尽快就医。

二、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准确测量体温是判断宝宝是否发烧的关键。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体温计有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耳温枪和额温枪等。对于婴幼儿,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枪,因为它们测量速度快、安全性高,而水银体温计容易破碎,存在汞中毒的风险。

测量体温时,可以选择腋下、口腔、耳朵或额头等部位,其中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测量前,要确保宝宝的腋下干燥,将体温计紧贴皮肤夹紧,保持5分钟左右再读取数值。如果是耳温枪,需要对准耳道,确保测量准确。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部位的正常体温范围略有不同,比如耳温通常比腋温高0.5℃左右,家长在记录体温时要明确测量方式,避免误判。

此外,不要在宝宝刚洗完澡、剧烈活动或哭闹后立即测体温,因为这些情况下体温可能暂时偏高,建议等待15~20分钟后再测量,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如果发现宝宝体温异常,可以间隔半小时左右复测,观察体温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判断病情。

三、宝宝发烧时如何科学护理?

当宝宝发烧时,家长的正确护理可以帮助孩子更舒适地度过发热期。首先,要保持环境适宜,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避免过热或过冷。可以给宝宝穿轻薄透气的衣物,不要裹得太厚,以免影响散热。如果宝宝手脚冰凉,可以适当保暖,但一旦体温升高,就要减少衣物,帮助降温。

其次,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烧时,身体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导致脱水,因此要让宝宝多喝水、母乳或稀释的果汁。如果孩子不愿意喝,可以少量多次喂水。对于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能量。

物理降温也是常用的退烧方法之一,但要注意方式。可以用温水(30℃左右)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的部位,帮助散热。但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如果宝宝对物理降温比较抗拒,不必强行进行,以免增加不适感。

四、退烧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或明显不适时,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目前儿科推荐的安全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而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或频繁服用。需要注意的是,退烧药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疾病,因此如果宝宝反复高烧,还是要结合病因进行治疗,及时就医。

总之,宝宝发烧时,家长应密切观察症状,合理采取退烧措施,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才能帮助宝宝更快康复,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