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凤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616

凌晨三点,监护仪声中,王阿姨握着昏迷七天的老李的手突然僵住,老李的睫毛微微颤动。这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瞬间打破家庭平静。但昏迷并非结局,而是“苏醒之战” 的开始。一、与死神博弈的“黑暗时刻”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约占脑卒中的20% - 30% 。破裂血管如同决堤洪水,压迫脑组织,引发大脑功能紊乱,出血量过大时患者就会昏迷。

头颅CT是诊断脑出血的关键,能显示出血部位和血肿情况。医生依症状、体征和检查判断病情。家属接到的病危通知虽沉重,但医生会迅速急救:用药物将收缩压控制在 140 - 160mmHg 防再出血;用甘露醇降颅内压;出血量大多会紧急手术清血肿,为患者争取生机。

二、苏醒之路:家属是重要“战友”

在脑出血救治中,家属不仅是患者的情感支柱,更是康复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基于医学原理,科学照护能有效助力患者恢复。

(一)用爱搭建“唤醒桥梁”

听觉是昏迷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大脑的听觉皮层在昏迷状态下仍保持一定的活性,熟悉的声音刺激能够激活相关神经通路,可能加速患者的苏醒进程。亲人的声音最常用且重要!家属用温和、平静、充满感情的语调呼唤患者的名字,讲述他熟悉的事情、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舒缓的旋律就像轻柔的微风,拂过患者沉睡的心灵;还可以阅读患者喜欢的书籍,抑扬顿挫的声音如同点点星光,照亮患者回归清醒的道路。

(二)精心护理,守护生命根基

翻身拍背,预防并发症:长时间卧床会使患者局部皮肤持续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肺部因长期处于平卧状态,痰液难以排出,易引发肺部感染。家属要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托住患者的肩部、腰部和臀部,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同时,用空心掌从患者背部下方轻轻向上拍打,利用物理振动原理,帮助痰液松动并排出,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营养支持,注入生命能量:昏迷患者往往不能经口进食,需要通过鼻饲管注入食物,这是因为昏迷状态下患者吞咽功能受限,鼻饲能保证营养物质顺利进入胃肠道。除了医院开具的营养液外,家属还可以自备食物,可以将鱼肉、蔬菜、水果等打成细腻的糊状,混合喂养可以确保每一顿都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鼻饲前要确保鼻饲管在正确的位置,可以通过回抽胃液、听气过水声等方法来确认。注意控制进食速度和量,避免引起呛咳和呕吐,防止食物反流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一般来说,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 2 小时。鼻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在38-40℃,可以使用水温计测量,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刺激胃肠道,影响患者恢复。

口腔与皮肤护理,保持洁净舒适:每日用生理盐水或者涑口液清洗口腔,能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防止口腔感染。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和会阴部,防止皮肤感染。

(三)康复训练,助力肢体复苏

当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就可以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家属可以轻柔地为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缓慢地屈伸患者的手指、手腕、肘关节、膝关节等,每个关节活动3 - 5 次,每天 2 - 3 组,这就像为生锈的齿轮注入润滑油,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随着患者意识的恢复,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如坐起训练、站立训练等,这些训练能帮助患者重建身体的平衡感和运动能力。

苏醒之路虽慢,但每一步都充满希望。从手指轻动到低语回应,患者的每个进步都来之不易,需要时间和坚持。家属在漫长等待中可能会疲惫、焦虑,甚至感到绝望,但别忘了,每一句呼唤、每一次照护,都是照亮患者回家路上的光。就像王阿姨,三个月不离不弃地守护,终于等来了老李的一声:“我回来了”,让她泪流满面。

昏迷不是终点,而是重生的开始。在这段艰难旅程中,家属的爱与坚持,是最强大的力量。掌握科学知识与照护方法,也能让我们更有信心去陪伴和支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